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攘盗在词典中的解释
rǎngdào

攘盗

拼音rǎng dào

注音ㄖㄤˇ ㄉ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盗窃,抢夺。《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陛下亲御六师,将远清 江 表,今始行至此,而小人已为攘盗,不斩之,何以禁姦!”

基本含义

  • 指消除盗贼或恶势力,保卫社会安宁。

详细解释

  • 攘盗是由“攘”和“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攘,意为消除、清除;盗,意为盗贼、恶势力。攘盗的含义是指除去盗贼、清除恶势力,保障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使用场景

  • 攘盗多用于形容政府或人民采取措施,清除盗贼、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情景。也可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积极行动,消除恶势力,维护自身权益。

故事起源

  • 攘盗一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年》。当时,晋国的襄公为了消除境内的盗贼,派遣了一个叫做郑庄公的大臣出使齐国,希望得到齐国的支持。郑庄公在齐国拜访了一个叫做魏献子的贵族,请求他帮助晋国攘除盗贼。魏献子答应了郑庄公的请求,并表示愿意出兵助晋。

成语结构

  • 攘盗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攘为动词,盗为宾语。

例句

  • 1.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功地攘盗,保障了市民的安全。2. 他是一位勇敢的警察,经常参与攘盗行动,为社会治安做出了很大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攘盗记忆为“清除盗贼”,通过联想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治安情况、盗贼的活动方式以及政府的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珍爱公共财物,一起努力攘盗,保护我们的校园。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参与到社会治安的攘盗行动中。3. 高中生:学习攘盗的精神,将来成为一名警察,为社会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4. 大学生:攘盗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共同建设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

拆字解意

攘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