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阏伯在词典中的解释
è

阏伯

拼音è bó

注音ㄜˋ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 陶唐氏 之火正 閼伯 居 商丘 ,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相土 因之,故 商 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 ,季曰 实沉 ,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 ,主辰。 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杜预 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 晋 之始封也,岁在大火, 閼伯 之星也。实纪 商 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 閼伯 、 实沉 之郤岁构。” 李善 注:“ 閼伯 、 实沉 ,则参商也。”

基本含义

  • 指人才被埋没或不被重视。

详细解释

  • 阏伯是一个古代的姓氏,成语中的阏指的是该姓氏的人。阏伯这个成语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或者被埋没在人群中不受重视。

使用场景

  • 阏伯一词常用于形容有才华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可以用于描述在工作、学习、艺术等领域中被忽视的人才。

故事起源

  • 阏伯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据传,阏伯是齐国一位有才华的人,但由于出身贫寒,没有得到重视和机会。最终,阏伯因为被埋没而感到沮丧,最终离开了齐国。

成语结构

  • 阏伯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其中“阏”是姓氏“阏”的音译,而“伯”指的是有才能的人。

例句

  • 1. 他是个阏伯,可惜一直没有得到展示才华的机会。2. 在这个公司,有些有才华的员工却被埋没成了阏伯。3. 她是一位有才华的画家,但因为出身贫寒一直被当作阏伯。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阏伯的发音与“遏薄”相似,遏薄即被阻止或被忽视。通过将阏伯与遏薄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在古代社会中,贫富差距对人才的发展和机会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很聪明,但却被老师当作阏伯,从来没有机会表现自己。2. 初中生:班里有很多有才华的同学,但他们却被忽视成了阏伯。3. 高中生:她的绘画才华很出色,但因为没有机会展示,一直被当作阏伯。

拆字解意

阏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