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斥黩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ì

斥黩

拼音chì dú

注音ㄔㄧ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斥亵渎。《旧唐书·颜真卿传》:“ 希烈 大宴逆党,召 真卿 坐,使观倡优斥黷朝政为戏, 真卿 怒。”

基本含义

  • 指斥责、指责。

详细解释

  • 斥黩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斥意为指责、谴责,黩意为斥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错误、不良行为或不负责任的人进行严厉的指责和批评。

使用场景

  • 斥黩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用于强调对某人的严厉指责和批评。可以用来指责不负责任的领导、批评懒惰的同事,或者批评不负责任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斥黩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故事中,平津侯主父列是一个负责任的官员,他对自己的职责非常认真。有一次,他被派去巡视边境,发现边境的防御工事没有得到妥善维护,非常生气。他回到京城后,向皇帝报告了边境的情况,并对负责维护工事的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批评,斥责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斥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斥为动词,黩为宾语。

例句

  • 1. 领导对他的工作懒散态度进行了严厉的斥黩。2. 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行为进行了斥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斥黩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举起手中的黩鞭,对另一个人进行严厉的指责和批评,以此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指责和批评相关的成语,如斥责、谴责、批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做的作业不认真进行了斥黩。2. 初中生:父母对我玩电子游戏不负责任进行了斥黩。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班级的纪律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斥黩。4. 大学生:老板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不满意进行了斥黩。

拆字解意

斥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