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居
拼音dàn jū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蛋居 -介绍
蛋居是“蛋形蜗居”的简称。
24岁的戴海飞,来自湖南邵阳。今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面临高房价压力和租房不便,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作为自己的蜗居。该小屋利用竹条、钉子等制成。材料总成本6427元。蜗居装有轮子可以挪动,一度曾遭物业驱赶,如今放在单位楼下。
从里边,可以看出小屋由竹条编制而成,上面用一些钉子进行固定。戴海飞介绍,在竹条外,还有竹席、保温膜和防雨膜,最外边,是麻袋拼成的保温层,麻袋里填充着发酵木屑和草籽,“到了春天,里面可以长出草来。”
蛋形小屋里摆设简单,一张约一米宽的床,床头放着几本书。床尾藏有一个水箱,里面有压力系统,可以把水压上来,供洗漱用。“一水箱水大概能用三天,用完了就到公司去接。”戴海飞说。由于“蛋壳”只有约一拃厚,小屋里并没比室外暖和多少。
项目“城市下的蛋”中获灵感
戴海飞的老家在湖南邵阳的乡下,父亲在建筑工地干活,母亲在一家公司做清洁工。戴海飞在湖南读大学,从网上找到北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实习,毕业后就留了下来。他说,父母年纪大了,却仍然在奔波,希望给他存钱娶媳妇,“他们不知道以他们的工资水平,在北京买套房需要工作两三百年。”
“即使在北京租房,价格也让我难以接受。”戴海飞介绍,年初,在公司的“双年展”上,展示了一个设计项目,叫做“城市下的蛋”,即可以移动的蛋形小屋。“我希望有自己造的房子,这个设计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戴海飞说,他决定利用公司的设计概念,给自己造一座房子。
随后,戴海飞跟表哥借了6400多块钱,作为买材料的成本,在几名学弟学妹的帮忙下,忙碌了一两个月,造出了这座蛋形小屋。国庆节结束后,戴海飞花了三千多元,把小屋从老家运到了公司楼下。白天,他在公司里工作、学习,晚上12点,从楼上的公司下来,钻进小屋睡一觉,早上8点起床,上楼就是公司。只是进入冬季后,小屋越发冷了,晚上大概只有3、4℃。“我有蓄电池,每个月到公司充一次电,晚上冷了就用电热毯。”
“不租房,我也是‘月光族’,但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戴海飞说,他已经在小屋里住了快两个月,因为没有房租的负担,现在,他偶尔还能去咖啡厅享受“小资生活”。
在聊天中,戴海飞透露,自己的小屋曾经遭到物业驱赶,但因为没地方搬,最终不了了之。虽然也想过要有房结婚,但现在,他很享受蜗居“蛋壳”里的生活。
成本
总计6427元
轮子160元;扎带125元;磨片31元;水箱、气筒95元;钢筋573元;钻孔18元;竹子375元;工具210元;胶水200元;水龙头42元;钢管95元;木板530元;防水布508元;太阳能970元;角钢30元;螺丝115元;油漆284元;焊工260元;喷枪450元;纱布600元;保温层100元;草籽110元;节能灯36元;气撑50元;有机玻璃160元;洗脸盆60元;钢丝网240元。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如同鸟蛋一样的住所。
详细解释
- 蛋居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们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生活条件艰苦。蛋居意味着居住环境狭小,不舒适,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狭小简陋的场景,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地方的住房条件差,生活不便。
故事起源
- 蛋居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人们的住房条件很差,很多人居住在狭小简陋的房屋里。因此,人们用蛋居来形容这种住房环境。
成语结构
- 蛋居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蛋”表示狭小简陋,名词“居”表示居住的地方。
例句
- 1. 这间小屋真是蛋居,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2. 在城市里,许多人被迫蛋居,因为房价太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蛋居”与狭小简陋的房屋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小鸟蛋,它的内部空间非常有限,无法容纳太多东西,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以及现代社会中一些人们生活困境的现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房子很大,不像蛋居一样狭小。2. 初中生:城市里很多人因为房价高而蛋居。3. 高中生:在这个拥挤的城市,很多人只能蛋居,生活很不方便。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有一个舒适的家,不再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