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踵
拼音zhì zhǒng
注音ㄓㄧˋ ㄓ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攀登,升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石隥西陛,陟踵脩上五里餘,崿路中断四五丈,中以木为偏桥,劣得通行,亦言故有偏桥之名矣。”
基本含义
- 指行走时脚步高昂,步履轻盈。
详细解释
- 陟踵的意思是指行走时脚步高昂,步履轻盈。形容人的姿态优雅,行动轻快,精神饱满。
使用场景
- 陟踵常用来形容人行走时的轻盈和优雅。可以用在形容人的姿态、举止轻盈优雅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饱满,行动迅捷。
故事起源
- 《诗经·大雅·那陟彼蕴》中有“那陟彼蕴,我马虽孔。”一句,其中“陟”即是“陟踵”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出处源于古代的《诗经》,形容人行走时脚步高昂,姿态优雅。
成语结构
- 陟踵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陟”是动词,意思是“行走”;“踵”是名词,意思是“脚后跟”。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行走时脚步高昂的样子。
例句
- 1. 她走路时总是陟踵而行,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2. 他在舞台上陟踵行走,展现出了他的自信和魅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行走时,脚步高昂,轻盈而优雅的样子,就像在踏着云彩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优雅、轻盈相关的成语,如“飘然若仙”、“轻如燕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走路时总是陟踵而行,就像仙女一样。2. 初中生:他在舞台上陟踵行走,展现出了他的自信和魅力。3. 高中生: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每一步都像是在陟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