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哺捉发
拼音tǔ bǔ zhuō fā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ǔ bǔ zhuō fà ㄊㄨˇ ㄅㄨˇ ㄓㄨㄛ ㄈㄚˋ
吐哺捉发(吐哺捉髮)
见“ 吐哺握髮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吃饱了饭,穿暖了衣,生活安定,没有后顾之忧。
详细解释
- 吐哺捉发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意为“吐哺”指吐出乳汁,表示婴儿吃饱了;“捉发”指抓住头发,表示婴儿长大了。结合在一起,形容人吃饱了饭,穿暖了衣,生活安定,没有后顾之忧。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人生活富足,没有任何经济或生活上的困扰。
故事起源
- 吐哺捉发这个成语源于中国西汉时期的故事。相传,西汉末年,刘邦之孙刘贺被立为刘氏后嗣,但年幼无知。他的母亲周后为了让刘贺能够继承皇位,故意在刘贺面前吐出乳汁和抓住头发,以显示刘贺已经长大了。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用来形容人生活富足的情景。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真是吐哺捉发。2.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吐哺捉发的生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将“吐哺”联想为婴儿吃饱了饭,而“捉发”联想为婴儿长大了,从而形成吐哺捉发的意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富足、幸福相关的成语,如“锦衣玉食”、“衣食无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妈妈每天给我准备好吃的,我现在吐哺捉发了。2. 初中生: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实现吐哺捉发的生活。3. 高中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够享受吐哺捉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