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儒侣在词典中的解释

儒侣

拼音rú lǚ

注音ㄖㄨˊ ㄌ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儒门友好。 南朝 齐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兰山桂水,既足逍遥;儒侣玄宗,復多朋往。”

基本含义

  • 指志同道合、互相扶持的朋友。

详细解释

  • 儒侣是由“儒”和“侣”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儒,指儒家学派,代表有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人;侣,指朋友、伴侣。儒侣的基本含义是指志同道合、互相扶持的朋友,彼此间有着相似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互相鼓励和帮助。

使用场景

  • 儒侣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一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彼此的默契。可以用于形容好朋友、知己,也可以用于形容志同道合的同事、同学等。

故事起源

  • 儒侣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记载了孔子与颜回的师徒之情。据传,颜回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被称为儒侣。这个故事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关系。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们两个是真正的儒侣,无论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都相互支持。2. 他们是大学时代结识的儒侣,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3. 他们两个虽然性格迥异,但是在工作中却是最好的儒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儒侣”与“志同道合、互相扶持的朋友”联想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儒家学派的思想和儒家文化,可以深入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小明是儒侣,我们经常一起玩耍。2. 初中生:我和我的同桌是儒侣,我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3. 高中生:我和我的好朋友是儒侣,我们一起为了理想努力奋斗。4. 大学生:我和我的室友是儒侣,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

拆字解意

儒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