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咒
拼音jīn gū zhòu
注音ㄐㄧㄣ ㄍㄨ ㄓ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神魔小说《西游记》中收紧 孙悟空 头上金箍的咒语。《四游记·观音路降猴妖》:“又把三篇金箍儿咒念熟,假如路上降来的妖怪,可叫他跟取经人,收心向善;若不服,可念此箍儿咒,自然见面生服。”后比喻用以束缚的东西。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任你怎样地努力,怎样地挣扎,总不外是一个沐猴而冠,总打不破这样一条宿命的金箍咒。” 刘笃庆 《把敌人挤出蒲阁寨》:“这挤敌人的‘挤’字就像金箍咒,箍得敌人整天嚎叫。”
基本含义
- 指能够制约和约束人的力量或法术。
详细解释
- 金箍咒源自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其中的主要角色孙悟空被佛祖给予了一顶金箍,以限制他的力量和行动。金箍咒用来形容一种能够制约和束缚人的力量或法术。
使用场景
- 金箍咒常用于描述一种强大的力量或约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法律、规则、约定或约束力,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技能、手段或方法。
故事起源
- 金箍咒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该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人的西天取经之旅。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之一,被佛祖赐予了一顶金箍,以限制他的力量和行动。金箍咒成为了孙悟空被束缚的象征,也象征着他的悟性和悟道的提升。
成语结构
- 金箍咒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法律就像是对人们行为的金箍咒,让人们不敢违法乱纪。2. 这种技术手段可以视为对网络安全的一种金箍咒,能够有效限制黑客的攻击。
记忆技巧
- 可以把金箍咒想象成一条金色的箍,箍住了一个人的头部,形象地表达了被限制和束缚的意思。可以通过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西游记》这部古代小说可以更好地理解金箍咒的含义和故事背景。同时,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束缚手脚”、“禁锢思想”等,来拓展对这种约束和束缚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红笔批改作业就像是对我们的金箍咒,让我们知道哪里错了。2. 初中生:父母对我们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给了我们一种金箍咒,让我们努力学习。3. 高中生:高考就像是对我们的金箍咒,限制了我们的选择和行动。4. 大学生:实习公司对我们的行为有一定的规定,形成了一种金箍咒,让我们要遵守规则。5. 成年人:工作中的职责和要求就像是对我们的金箍咒,限制了我们的行动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