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方巾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gjīn

方巾

拼音fāng jīn

注音ㄈㄤ ㄐ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1). 明 代文人、处士所戴的软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仕宦谴归服饰》:“故相 商淳安 召还时,尚未復官,及诣闕……见朝及陛见,戴方巾,穿圆领,繫丝绦,盖用 杨廉夫 见 太祖 故事。”《儒林外史》第一回:“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带方巾,一个穿寳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拟俊士帽则用方巾,或缎或紬。”
    (2).指旧时行婚礼时新娘头上所覆的红方帕。《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到那一日,大吹大擂……一派细乐,引进洞房。揭去方巾,见那新娘子 辛小姐 ,真有沉鱼落雁之容。”

英文翻译

  • 1.face cloth; kerchief

基本含义

  • 方巾是指男子用来包头的巾,用来比喻品行高尚的人。

详细解释

  • 方巾的基本含义是指男子用来包头的巾,通常用来表示男子的身份和地位。在成语中,方巾用来比喻品行高尚的人,指的是具有高尚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人。

使用场景

  • 方巾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好,行为端正。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故事起源

  • 方巾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周南·桃夭》:“方其被泽,其悛且良。”这里的“方其被泽”指的是男子包头的巾,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高尚。后来,方巾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尚。

成语结构

  • 方巾的结构是“方+其+被泽”,其中“方”表示方形的巾,用来包头,“其”表示人,“被泽”表示品行高尚。

例句

  • 1. 他是一个方巾之士,一直以来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2.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一直以来都是方巾之士。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方巾比喻成一个人的品行,将其与方巾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戴着方巾的人,表示他的品行高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行和道德修养相关的成语,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德服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方巾之士,要有好的品质和道德修养。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方巾之士,大家都很敬佩他。3. 高中生:在大学里,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方巾之士,做一个有高尚品质的人。

拆字解意

方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