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述
拼音xíng shù
注音ㄒㄧㄥˊ ㄕ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生平概略、履历。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石志》:“素族无名策,故以纪行述耳,遂相祖习。”
(2).即行状。 清 刘大櫆 《渔溪巴君墓志铭》:“我死,慎勿丐名流作传及妄为行述,以貽有识之非笑。”《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的子孙,往往的求那班名公老先生们,把他平日的好处,怎长怎短的,给他写那么一大篇子,也有説行述的,行略的,行状的,我也不知他準叫作什么。” 巴金 《家》三七:“﹝ 觉慧 ﹞把附印在后面的三叔起稿、四叔手写的祖父的‘行述’,翻了两下。”参见“ 行状 ”。
英文翻译
1.[旧] a brief biography of a deceased person (usu. accompanying an obituary notice)
基本含义
- 指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详细解释
- 行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指的是言行,表示言行一致;“述”指的是陈述、说出,表示言必行,行必果。行述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言行要保持一致,言出必行,行动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结果。
使用场景
- 行述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言出必行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诚信和守信,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言行不一,不守信用。
故事起源
- 关于行述的故事并没有特定的起源,它是根据人们对诚信和守信的认识和要求而形成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行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行述的人,说到做到,值得信赖。2. 这个公司以行述著称,做生意非常诚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行述这个成语:1. 将“行”和“述”两个字分开记忆,理解其含义。2. 联想“行述”与“言必行,行必果”之间的关系,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行述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信言不美”等,深入理解诚信和守信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一个行述的好孩子,他说过的话都会做到。2. 小学生:老师常常告诫我们要行述,要言行一致。3. 中学生:在考试中,行述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作弊。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保持行述,言出必行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