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ùnzhěchāng,zhěwáng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拼音shùn dé zhě chāng, nì dé zhě wá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ùn dé zhě chāng ,nì dé zhě wáng ㄕㄨㄣˋ ㄉㄜˊ ㄓㄜˇ ㄔㄤ ,ㄋㄧˋ ㄉㄜˊ ㄓㄜˇ ㄨㄤˊ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汉书·高帝纪上》:“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告大王,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亦作“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三国志·魏志·锺繇传》“济水未半,击,大破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战略》:“ 傅干 説 腾 曰:‘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曹公 奉天子诛暴乱,法明国治,上下用命,有义必赏,无义必罚,可谓顺道矣。’”

基本含义

  • 顺德的人将会昌盛,逆德的人将会灭亡。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行为对个人或组织的重要性。顺德者指的是遵守道德准则、品行端正的人,他们将会获得好的运气和成功。逆德者则指的是不遵守道德准则、品行不端的人,他们将会遭受不幸和失败。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组织或国家的命运与道德行为的紧密关联。它常常用于教育、劝诫或警示他人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尽心上》:“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是由两个对称的部分组成,通过并列的方式表达了道德行为与命运的关系。

例句

  • 1.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我们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2. 这家公司一直秉持着“顺德者昌,逆德者亡”的原则,因此取得了长期的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关键词记忆起来,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可以用连线、联想等方法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道德与命运的故事和哲学思考,深入探讨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做一个顺德者,这样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2. 初中生:学校里有很多社团活动,我觉得参加这些活动是一个顺德者的表现。3. 高中生:顺德者昌,逆德者亡,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为将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