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般桓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nhuán

般桓

拼音pán huán

注音ㄆㄢˊ ㄏ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同“ 盘桓 ”。徘徊,逗留。《文选·傅毅<舞赋>》:“或有宛足鬱怒,般桓不发。” 李善 注:“言马按足缓步,鬱怒气,迟留不发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的态度或行为像桓公一样,忠诚正直。

详细解释

  • 般桓是由“般”和“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般指“像,如同”,桓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桓公。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态度或行为像桓公一样,忠诚正直。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或行为态度,表达对其忠诚正直的赞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件事物的特点,表示其具有般桓的品质。

故事起源

  • 成语“般桓”来源于《战国策·齐策二》中的故事。桓公是齐国的大臣,他以忠诚正直而著称,被人们称为般桓。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使得齐国国力大增,受到了人民的钦佩和尊敬。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为人忠诚正直,真是般桓之徒。2. 这个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像般桓一样,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般桓”与齐国的大臣桓公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忠诚正直的人像桓公一样,忠心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忠诚正直有关的成语,如“忠诚不渝”、“忠心耿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为人就像般桓一样,对老师非常尊敬。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个般桓之徒,总是帮助其他同学。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会像般桓一样,为同学们解决问题。4. 大学生: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像般桓一样,忠诚于党的事业。5. 成年人:他的为人忠诚正直,真是般桓之徒。

拆字解意

般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