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砭庸针俗在词典中的解释
biānyōngzhēn

砭庸针俗

拼音biān yōng zhēn sú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iān yōng zhēn sú ㄅㄧㄢ ㄩㄥ ㄓㄣ ㄙㄨˊ

    砭庸针俗(砭庸鍼俗) 

    谓救治凡庸鄙陋。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鍼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基本含义

  • 指纠正邪恶、改正错误,使人恢复正直的品行和道德。

详细解释

  • 砭庸针俗的意思是用砭石刺痛人的肌肤,以纠正人的邪恶行为,使其改正错误,恢复正直的品行和道德。它形象地比喻通过严格的批评和纠正,使人改正错误,远离邪恶,回归正道。

使用场景

  • 砭庸针俗常用于形容批评、纠正或指责他人的行为,以期引起对方的反思和改正。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如教育、工作、家庭等。

故事起源

  • 砭庸针俗的典故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秦始皇巡游天下时,曾经到过一个地方,发现当地人风俗淳朴,道德高尚。秦始皇感到惊讶,问当地人的秘诀是什么。当地人告诉秦始皇,他们以砭石戳刺自己的身体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和邪恶,以维持道德的高尚。秦始皇听后深受启发,将这种做法称为“砭庸针俗”,并推广到全国。

成语结构

  • 砭庸针俗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砭庸”是动宾短语,表示用砭石刺痛人的身体;“针俗”是动宾短语,表示纠正邪恶的行为和风俗。

例句

  • 1.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砭庸针俗,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领导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批评,但我接受了这种砭庸针俗的意见,并努力改正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砭庸针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砭石刺痛自己的身体,以纠正自己的错误和邪恶行为,恢复正直的品行和道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类似的表达方式,如“矫枉过正”、“斥之为儿戏”等。同时,还可以了解一些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和品行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砭庸针俗,不做捣乱的事情。2. 初中生:我爸爸经常砭庸针俗,让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高中生:老师严格要求我们,希望通过砭庸针俗,让我们成为有道德的人。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砭庸针俗,远离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拆字解意

砭庸针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