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河山之德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nzhī

河山之德

拼音hé shān zhī dé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hé shān zhī dé ㄏㄜˊ ㄕㄢ ㄓㄧ ㄉㄜˊ

    河山之德 

    《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陆德明 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妻郑氏追封楚国夫人》:“敕:诗人之义,君之夫人有委蛇之行,河山之德,然后在尊位,备盛服,从其夫荣,可以为称。”

基本含义

  • 指国家的基本德行和道德风尚。

详细解释

  • 河山之德是由“河山”和“之德”两个词组成的,其中,“河山”指的是国家的疆土和自然景观,“之德”指的是国家的道德品质和风尚。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国家的基本德行和道德风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河山之德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道德风尚和文化底蕴。它可以用来表达对国家的赞美和敬仰,也可以用来批评国家的道德风尚和文化底蕴的缺失。

故事起源

  • 河山之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的记载中。当时,晋国的昭公想要攻打齐国,但是他的大臣们告诉他,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国家的道德风尚和文化底蕴。于是,昭公放弃了攻打齐国的计划,开始注重国家的道德建设和文化发展。

成语结构

  • 主语 + 河山之德

例句

  • 1.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河山之德。2. 我们要传承和发扬我们国家的河山之德,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河山之德”这个成语与国家的疆土和道德风尚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国家的疆土和自然景观与国家的道德品质和风尚紧密相连。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国家文化,了解不同国家的道德风尚和文化底蕴对于国家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河山之德做出贡献。2. 初中生: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我们国家的河山之德,为国家的繁荣做出努力。3. 高中生: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河山之德。4. 大学生:我们要关注国家的道德风尚和文化底蕴,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字解意

河山之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