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贽
拼音lǐ zhì
注音ㄌㄧ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面时进献的礼物。《国语·周语中》“ 子家 奔 齐 ” 三国 吴 韦昭 注:“诸侯、大夫以君命使出,出必有礼贄,私覿之事,以通情结好,吉凶相告。”
基本含义
- 指以礼物作为贿赂,以求得私利。
详细解释
- 礼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礼指的是礼物,贽指的是贿赂。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送礼物来贿赂他人,以谋取个人私利。它强调了以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使用场景
- 礼贽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某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使用不正当手段。可以用于描述商业交往中的贿赂行为,政治场合中的权钱交易,以及其他一些利益交换的不正当行为。它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利用礼物来违法乱纪。
故事起源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田敬仲为了争夺国君的位置,送了很多贵重的礼物给国君的宠臣。这个故事中的田敬仲就是以礼物作为贿赂,以谋取自己的私利。这个故事成为了礼贽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礼贽是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通过礼贽的方式,成功获得了那个职位。2. 这个公司以礼贽的手段,获取了很多合同。3. 不应该用礼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礼贽这个成语与贿赂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通过送礼物来贿赂别人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以质取宠”、“行贿受贿”等,以加深对贿赂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用礼贽的方式让老师给他加分。初中生:政府官员不能通过礼贽的方式获取私利。高中生:贪官污吏常常利用礼贽来获取权力和金钱。大学生:我们应该反对一切形式的礼贽行为,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