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顿昧在词典中的解释
dùnmèi

顿昧

拼音dùn mèi

注音ㄉㄨㄣˋ ㄇ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困顿昏迷貌。《北齐书·陆卬传》:“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昧伏枕。”

基本含义

  • 形容思想、言论等突然间不再迷惑,得到明悟。

详细解释

  • 顿昧意为突然间不再迷惑,思想或言论得到明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突然明白了某个问题的真相或本质,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观念或态度。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时刻豁然开朗,突然间明白了一件事情的真相或本质。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突然改变了自己的观念或态度。

故事起源

  • 《汉书·杨震传》记载了“顿昧”一词的故事。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散文家,他在年轻时曾经是刘备的幕僚。有一次,刘备问杨震:“天下为谁而立?”杨震回答:“天下立国,为的是使百姓安居乐业。”这个回答使刘备顿时豁然开朗,明白了治国理政的真正目的。从此刘备对杨震十分敬重,认为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后来,人们就用“顿昧”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时刻豁然开朗、明白事理的情景。

成语结构

  • 顿昧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那个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顿昧了数学中的难点。2. 经过多年的探索,科学家们终于顿昧了宇宙的奥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顿昧”与“突然明悟”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一片迷雾中行走,突然间迷雾散去,他豁然开朗,明白了一切。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明悟、觉悟相关的成语,如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经过老师的解释,我顿昧了这道数学题的解法。2. 初中生:读了这本书后,我顿昧了很多关于人性的问题。3. 高中生:经过一番思考,我顿昧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4. 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我顿昧了很多关于职业发展的道理。

拆字解意

顿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