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羁绁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è

羁绁

拼音jī xiè

注音ㄐㄧ ㄒ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羈絏 ”。 1.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 杜预 注:“羈,马羈;絏,马繮。” 陆德明 释文:“羈,马络头也;絏,繫。” 唐 元稹 《谕宝》诗:“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羈絏。” 宋 苏洵 《衡论·御将》:“蹄者可驭以羈紲,触者可拘以楅衡。”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国民为其束缚驰骤,实无异於牛马之受羈紲。”
    (2).拘禁;系缚。 宋 欧阳修 《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渴虽有饮飢有啄,羈紲终知非尔乐。” 明 张煌言 《三过三关》诗:“天阔水沉浮,鸿鵠难羈紲。”
    (3).控制。《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羈絏藩臣,干凌宰辅,隳裂王度,汨乱朝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人畏之甚於寇盗,官司亦为其羈紲,俯仰取容而已。”
    (4).束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自 稽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君方感 庄周 ,浩荡摆羈絏。”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恨微官不觉就羈紲,平生事业,深自媿幺么琐屑。”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朝宗 古文标新领异,指画目前,絶不受古人羈絏。”
    (5).滞留。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离家为求道耳;苟羈絏於此,何异狗苟蝇营者耶?”

基本含义

  • 指受束缚、限制,不能自由行动。

详细解释

  • 羁绁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羁,指用绳子拴住牲畜,使其不能自由行动;绁,是用细绳拴住牛、马等家畜的束缚工具。羁绁合在一起,引申为人受到限制、束缚,不能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受到各种条件、环境或其他人的限制,无法自由发展、行动或表达自己的意愿。

故事起源

  • 羁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终风》中的一首古代诗歌。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公主因为嫁给了一个陌生的丈夫,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感到非常不舒服和不自在。诗中用了“羁绁”这个词来形容公主受到的束缚和限制。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

  • 1. 他在这个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年,感觉自己被羁绁住了,没有发展空间。2. 这个国家的人民长期受到战争的羁绁,渴望和平与自由。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牲畜被绳子拴住,无法自由行动的形象,帮助记忆词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羁绁相关的成语,如羁旅、羁系、羁縻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鸟在笼子里受到了羁绁,不能自由飞翔。中学生:学生们在学校里受到严格的纪律羁绁,不能随意离开教室。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后,不再受到学校的羁绁,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

拆字解意

羁绁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