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懈意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è

懈意

拼音xiè yì

注音ㄒㄧㄝ ˋ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懈怠之心。 宋 朱熹 《端明殿学士黄公墓志铭》:“平居门无杂宾,邑里后生有来见者,躬与为礼,如对大宾,未尝以爵齿自高,不有懈意惰容也。”

基本含义

  • 懒散的心态,不努力,不认真

详细解释

  • 懈意是指人们在做事情时态度不端正,懒散松懈,缺乏努力和认真。这种心态常常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成果不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不积极、不认真的态度。可以用来批评别人的懒散行为,或者警示自己不要松懈。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则故事,说董仲舒在朝廷任职时,曾经用心不专,态度散漫,被人批评为“懈意”。后来,董仲舒深感教训,改变了态度,努力工作,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懈”表示懒散,第二个字“意”表示心态。

例句

  • 1. 他工作上总是懈意散漫,所以进步很慢。2. 这个团队的懈意态度导致了项目的失败。3. 不要因为一点小成绩就懈意松懈,要继续努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懈意”拆解成“懈意”,通过理解“懒散的心态”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敷衍了事”、“马虎”等,以扩展对懒散态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写作业了,懈意了一下。2. 初中生:他考试前只是懈意复习,所以成绩不好。3. 高中生:他对大学录取不太在意,表现出了懈意的态度。

拆字解意

懈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