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伏
拼音yòu fú
注音ㄧㄡˋ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地区。 张秀川 《踏上胜利发展的大道》:“从此以后,仗愈打愈巧、愈打愈灵活,截击、调歼、化装奇袭、诱伏、掏心、剿窝,各种各样的战术都用上了。”
基本含义
- 用诱饵引诱敌人上钩,使其落入陷阱或受到伏击。
详细解释
- 诱伏是指利用诱饵或诱惑来引诱对方上钩,然后以伏击的方式将对方制服或陷入困境。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策略高明、出奇制胜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战争、斗争、谋略等领域,也可用于形容对付敌人、对抗困难等情境。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时期。在战争中,军队为了获得胜利,常常需要使用各种计谋来击败敌人。其中一种常用的策略就是利用诱饵来引诱敌人上钩,然后进行伏击。这样的战术被称为“诱伏”。
成语结构
- 由“诱”和“伏”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巧妙地诱伏了对手,最终取得了胜利。2. 这个计划是为了诱伏敌人,然后给他们致命一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诱伏”与“鱼腹”进行联想,想象一个饥饿的鱼被诱饵引诱,最终被吞进了鱼腹,就像敌人被诱饵引诱进陷阱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的成语,如“诱敌深入”、“设陷阱”等,进一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美味的巧克力诱伏了小猫,然后抓住了它。2. 初中生:为了打击犯罪团伙,警方利用诱伏的策略成功抓获了罪犯。3. 高中生:他巧妙地诱伏了对手,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