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畲
拼音gēng shē
注音ㄍㄥ ㄕㄜ
繁体
基本解释
(1).耕种田地。 元 吴莱 《有怀续诗寄董》:“贫犹思禄士,老不废耕畬。”
(2).指供耕种的熟田。 清 赵翼 《山行杂诗》之四:“始知生齿繁,到处垦闢劬;虎豹所窟宅,夺之为耕畬。”按,畬本为三岁田。故亦为熟田之称。
基本含义
- 指农民耕种土地,开垦荒地。
详细解释
- 耕,指农民用农具在土地上翻土、松土、除草、耕种等农事活动;畲,指开垦荒地。耕畲比喻开拓新事业,辛勤劳动,艰苦奋斗。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开拓创新,努力奋斗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创业者、努力工作的人。
故事起源
- 耕畲这个成语出自《周礼·春官宗伯·大司农》:“大司农者,九畴之长也。九畴者,耕畲之主也。”《周礼》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礼制典籍,其中记载了周朝的农业管理制度。耕畲的含义最初是指负责耕种土地的农民,后来逐渐演变为开拓创新、辛勤劳动的意义。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单字构成。
例句
- 1. 他是个耕畲者,一直在努力开拓新的市场。2. 她是一个耕畲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努力奋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耕畲”与农民辛勤劳动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农民在田地上努力耕作的场景,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农业相关的成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秋后算账”等,以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是个耕畲者,每天都在田地里忙碌。2. 初中生:我们要像耕畲者一样,努力学习,开拓自己的未来。3. 高中生:他是个耕畲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努力奋斗。4.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耕畲者,我们要不断创新,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