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勾押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u

勾押

拼音gōu yā

注音ㄍㄡ ㄧㄚ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在公文上批改并签字、盖章。 唐 白居易 《酬别周从事》诗之一:“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书难。”

基本含义

  • 指逮捕、拘留犯人或罪犯。

详细解释

  • 勾押是由“勾”和“押”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勾”指的是逮捕、拘留,而“押”则表示关押、监禁。勾押一词通常用来描述警察或法律机关逮捕犯人或罪犯并将其拘留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勾押一词主要用于描述刑事案件中警方逮捕犯人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或关押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勾押一词较为正式,一般用于法律或犯罪相关的场景。

故事起源

  • 勾押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法制度。在古代,当有人犯罪被抓获后,警方会使用绳索将其捆绑起来,然后将其带走并关押在监狱中。这个过程中,警方通常会使用勾钩等工具来进行捆绑,因此形成了“勾押”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词 + 动词

例句

  • 1. 警方在突击行动中勾押了几名涉嫌贩毒的犯罪嫌疑人。2. 他因涉嫌盗窃被警察勾押,并被送往警局接受调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勾押”与“逮捕”、“拘留”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同时,可以想象警察使用勾钩将犯罪嫌疑人捆绑起来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刑事案件相关的法律术语和成语,以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警察勾押了小偷,保护了我们的财产安全。2. 初中生:他因为打架被学校勾押,接受了纪律教育。3. 高中生:警方勾押了几名涉嫌抢劫的犯罪嫌疑人,破获了一起重大案件。

拆字解意

勾押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