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请为狗狗戴头罩

请为狗狗戴头罩

收录日期:2025-08-07 17:38:59  热度:9℃

一天清晨,我和妻子正在环古城河景观带的步行道练习快走。忽然,前方传来一阵极其不和谐的喧闹声。“这么大的两条狗为什么不拴着啊!把我们几个老太婆吓都吓个半死!”这是晨练的一拨大妈发抗议。

“我的狗狗从来还没有咬过人呢!”狗主人是位中年妇女,她理由十足地极力反击:“栓狗绳我也是刚刚解开,我也得给它们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哪!”“你说它们不咬人,可是它们老围着我们转、甚至都扑到我们腿上来了!”晨练大妈说:“说是还没咬过人,但万一咬到我们怎么办?再说了,电视新闻中经常报道,按照本市相关规定,遛狗是必须拴着狗绳子的。你这样做已经不合法了,你知道吗?!”

“你去曝光啊!你们去告我啊!”狗主人不讲理了,而且她的音量比大妈们还要高亢,她的做派比中规中矩的晨练者还要盛气凌人。

我就比较同情晨练大妈们,因为我在我们小区里也被号称“不咬人”的13幢104室的宠物狗咬过一口。那是一条小草狗,据狗主人说:“它平时不咬人的,只是偶尔,在搞不清什么原因的特殊状况下,那狗狗才突然咬人的。”但听说,狗主人本人及其女儿,连同我在内的两名邻居,前后共计4人都遭到其咬过。所以说,防止狗狗咬人是一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事情。并且,一旦被狗咬了,那可是麻烦不小的。我的那次被咬后,到疾控中心打防疫针5次,再验血及领取验血报告单各1次,累计7次往返于疾控中心,真是苦恼加烦恼得不胜其扰。

我不是一概排斥狗狗的,甚至对那些工作犬、譬如对担任护卫、导盲、畜牧、搜救、侦破等任务的犬类,我是很有钟情关爱的。但是,现在的许多宠物犬都被主任宠坏了。君不见,凡是行人所及的墙角、路边、停车,尤其是所有的电线杆、路灯杆无一幸免地都被狗尿反反复复的喷淋,以至于降低了这些物件的耐腐蚀性能。小区要道、景观带步行通道也是狗粪遍布,我们的周围布满了这样的雷区……

我家紧邻也养了一条泰迪,他们家的狗狗就没能教好,那就是那狗狗的狂吠实在令人讨厌难耐。每天主人一开门准备出去遛狗,那泰迪就立即狂叫不已,从自家门内一直叫到楼道、楼梯、直至大门外……那泰迪还特别的狗仗人势,一见到其它的狗狗也在放风(其实就是在任其便溺),它就主动扑上去打斗,一时间狗吠之声狂暴充斥,整个小区不得安宁。

那泰迪似乎还与护卫犬职能相反,护卫犬应该是闻听生人而咆哮,它却是几十米开外就能闻听到主人的气息,于是撒欢狂吠直至主人开锁进门它还要尽情撒泼一番。有时候主人放它出去溜达很晚了,已经是邻居入睡时刻,那泰迪照样旁若无人地搅闹人家的安歇。特别是,主人有时深夜回家,那狗狗依然狗行狗素,把夜半歌声也当成家常便饭,邻居颇觉吃不消、头疼。

那边的大妈们与狗主人关于栓狗和不栓狗的争执还在继续,围观的晨练者及晨起遛狗者聚拢过来。有牵着狗绳子遛狗的,也有不栓绳子遛狗的;有单溜的,也有两三条甚至四五条集体溜的。不栓绳子的狗狗乱窜挤占了步行道,栓绳子的人在一边、狗在另一边也横亘了道路,更有甚者几根绳子拴着几条狗横七竖八,直让步行晨练者不知咋办而驻足侧立。狗狗成了步行道主宰,真是狗满为患啊!

我就看见有主人为狗狗戴了头罩的,据说那是为了防止涂了药的部位被狗去舔。可是我也感觉,那措施也能防止狗狗咬人,虽然不能完全杜绝狗咬人,但那些戴了头罩的狗狗却因此颇显自卑、猥琐,它也因此没有了咬人的激情和主动性了。我呼吁,为了自身和别人的安全感考虑,请主人为自家的狗狗带上头罩。

猜你喜欢

  • 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毛遂的年轻人,他聪明才智出众,却并没有得到社会上的重视和认可。每当他看到身边的有才华的人得到重用,他常常感到无比沮丧。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决定展示出自己的才能,毛遂开始了一段惊人的故事。有一天,他听说齐

  • 田单巧布火牛

    田单巧布火牛在一个遥远的乡村,有一个年轻的农民叫田单巧。他是村里的一个传说,因为他擅长制作出独特的工具和机械。村民们对他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有一天,田单巧得到了一头火牛。这头火牛非常强壮,但也非常顽皮。每次上田地,它总能找到什么借口来捣乱。

  • 张巡借箭抗敌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张巡的英勇将领,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堪称一代战神。但在一次抵抗外敌入侵的战役中,张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敌军强大的攻势让守军不断退守,士兵们士气低落,陷入了绝望之中。张巡深知只有找到一种策略来改变战局,才能打破目前的

  •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文化名人。他被誉为"书圣"和"书法鼻祖",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值得一提的是,王羲之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 陶侃搬砖头

    陶侃搬砖头在远古时代的村庄中,有一位叫陶侃的年轻人。他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但却有着一颗勤劳好学的心。尽管他的家人希望他能继续务农,但他却有着更远大的梦想。陶侃一直以来都对建筑工作非常感兴趣。他热爱观察村庄中那些精心建造的房屋,总是

  • 石勒重视文化

    石勒重视文化石勒(295年-349年),字元良,是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奠基人。他出生于北方游牧民族中的鲜卑族,自幼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然而,尽管他成长于战乱时期,却并不满足于仅仅追求军事胜利和国家建设,而是对文化教育与文明发展抱有极大的热情

  • 陆逊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被周瑜派往对抗强大的曹魏。他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谨慎的战略思维赢得了众人的赞誉。然而,在一次战役中,陆逊遭遇到了一大挑战。这就是著名的“陆逊火烧连营”的故事。当时,陆逊率领的吴军与曹魏军队正面交锋。尽管吴军在

  • 周瑜赤壁布火阵

    周瑜赤壁布火阵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也被誉为兵法上的经典之战。周瑜作为东吴的名将,巧妙地运用了火攻,最终击败了曹操的强大军队。而在这场战役中,周瑜布置的火阵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赤壁位于长江中游的汉水与太湖之间,地势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