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害群之马

害群之马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3:19  热度:10℃

战国时期,如今河南省的商丘东北不远处是宋国的蒙地,这里出了个跟老子一样出名的大学问家庄周,被人尊称为庄子。他有著作《庄子》传世。庄周很会讲故事,特别会讲寓言故事。害群之马,无疑是指马群中那种调皮捣蛋、不听指挥的劣马。庄子就用害马做典,讲了一个黄帝讨教牧马童子的故事。

话说华夏始祖黄帝一向胸怀大志,经常外出寻访高人隐士,求教用兵、治国、理民的大道理。

一天黄帝带同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等圣人,前往具茨山求见被人们传为神仙的大隗。不想,他们过襄城后迷了路。郊野人稀,一时找不到过往的人问道,七个人正着急,可巧从一旁拐出个放马的小童儿。

黄帝赶忙迎了上去,和蔼地问道:你好呀!小牧童。你知道往具茨山的路怎么走吗?小牧童爽快道:知道!黄帝又问:具茨山大隗神的住处你也知道?小牧童脸一扬:知道

小牧童天真的神气引起了黄帝的兴趣,不禁和他开起了玩笑:你聪明呀!孩子。你既知道具茨山,又知道大隗神住处,真不简单。我想再请教请教你,治理天下的道理,你可懂吗?

小牧童不以为然地说:知道治天下,那有啥难的?就跟我放马一样。难道还要什么特别的本事吗?黄帝一惊,语速也变慢了:没这么容易吧?这可是关系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危啊!

小牧童见对方脸上显出不相信的神色,就小大人似的侃了起来:你还别不信,听我告诉你。我小的时候就爱在天底下玩耍。那时我还太小,眼睛看不远,还常会闹点儿小毛病。家里大人就教给我,你要去襄城郊野游玩儿,应该趁着一早太阳出来动身,太阳一落就得回家休息,不能劳乏过度,要悠着劲儿来。我照着大人的话做了,现在我不是长得很好,很壮实吗?我可以到更远、更广阔的天底下漫游呢。这和你要找的治天下的道理没什么两样呀!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黄帝似懂非懂地沉思道:我所问的,是治理天下的事,决不像你说的游玩、牧马那么随便小牧童听得烦了,要告辞。

黄帝叫住他,还想说什么。小牧童当即打断道:嗨!你可真是的,不就是治天下么,这跟我放马有什么不一样呀?把马群里调皮捣蛋、不听使唤的劣马抓起来惩治了,就得了呗!

黄帝闻说恍然大悟,随即低头一拜到地,嘴里一个劲儿念叨:这是上天派来的老师,给我指点迷津啊。

猜你喜欢

  • 萨克莱的“药丸”

    与查尔斯·狄更斯齐名的英国小说家萨克莱,一生助人为乐,且做好事不喜留名。当他得知某个朋友有困难时,便时常用假名、另名甚至不具名汇款,加以接济。寄钱时,他爱把钱装在用过的丸药盒子里,附上一封没有写信人姓名、地址的信。还在盒上写明“服法”:“每

  • 默仙的一只手

    默仙住在丹波的一座寺院里。他有一位信徒的太太,并在她面前握起一只拳来。“你是什么意思?”这位太太惊异地问道。“假如我的拳头永远这样,始终不变,你称那叫什么?”他问。“畸形。”这位太太答道。“只要你多多了解这点。”默仙说道,“你就是一位贤内助

  • 狐狸爆破手

    美军有座弹药库,向其周围各个军事据点供应各种弹药。于是,炸毁这座弹药库成了越南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弹药库是军事重地,美军设防极其严密。所以,越军爆破队几次行动均被发现、击败。这时,越南民兵派人支援,带来了几只他们训练有素的狐狸。在

  • 狗熊先遣队

    美军有个据点,控制着进出山区的道路。要拔掉该据点,越军当地的兵力不足。越军想出了一个点子,在进攻该据点前,把几只受过驯化的狗熊带到前沿阵地。当几只狗熊大摇大摆地走向美军据点时,美军士兵以为是附近山林里经常来据点寻吃的那几只狗熊,没有在意,狗

  • 态度

    有位老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是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账单,老太太发现比原来谈

  • 快乐的流浪女

    昨天,在壮丽的夕阳的背景下,一大群天鹅布满了整个天空,它们在往南飞。我倚在芝加哥艺术学院门前的石狮上看到了这一景致。面前尽是为了圣诞采购的人群在密歇根大道上熙熙攘攘。我把目光从天空收回,看到离我几英尺的地方有一个流浪女也在欣赏这一美景。我们

  • 哪儿是天堂

    坐在欧洲火车站餐厅的酒吧椅上,看着吧台里面的羊角面包上,几只小虫正在上面爬来爬去,相互追逐,觉得很有趣。侍应行走过来看见了,并不去赶它们。听人说,欧洲人都很爱护动物,他们不会随便去打死一只虫子,即使是苍蝇,他们也只是轻轻地捉住后去屋外把它放

  • 火车票

    有一次,爱因斯坦乘火车到科隆开学术会议。火车快进站时,旅客们都掏出自己的车票,做好出站准备。这时车厢里有一位老太太在哭。原来她的车票找不到了。她记得中途查票时交给了列车员,列车员却否认了她的说法。爱因斯坦看见了,忙走过去安慰她:“老人家,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