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米米的新衣

米米的新衣

收录日期:2025-08-07 21:52:12  热度:9℃

米米是一只可怜的小蚂蚁,自从失去了爸爸和妈妈,就再也没有穿过新衣服了。

雪花飘,新年到,小朋友,穿新袄。

又过新年了。孩子们蹦蹦跳跳唱着歌儿,等着过年哩。

米米很难过地站在窗前抹眼泪。

叮叮当!谁会敲门呢?米米擦干眼泪,打开门一看,咦,是邻居小蚂蚁丁丁 。‘‘米米,你好,明天是大年初一,你来我家吃饺子吧!”丁丁真诚地说。

“这,这合适吗?我,我……”米米不知该说什么好。他很感动,可是有点难为情。

丁丁说:“米米,你来吧!是我妈妈让我来请你的。”

“谢谢你!”米米心里热乎乎的。可是,穿着又脏又旧的衣服,怎么去丁丁家呀!米米低头摆弄着衣角,眼角泛着泪花。

丁丁看在眼里,他拍着米米的肩膀说:“说好了,一定去啊!”说完,丁丁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米米就醒了。有好多香味从窗外飘进来。

“可叮当!有人敲门。“这么早,谁呀?”米米打开门,原来是丁丁。

“米米,送给你的,穿上,看合适不?”丁丁从身后取出一件漂亮的黑色夹克衫。

好漂亮呀,米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送给我的?”他激动得说不出话了。

丁丁帮米米换上夹克衫,啊,米米好精神,好漂亮哩!丁丁说:“走,我妈把饺子做好了,等着咱们去吃咧!”

“你们对我真好!”米米打着颤儿,那可不是寒冷,是幸福。

猜你喜欢

  • 兄弟卖砚台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盛产砚台,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张家砚台,这张家砚台有一绝,就是耐寒,墨汁严冬不冻。张老爷子年纪大了,就想把家业交给儿子管理。按当地的规矩,家业应该交给大儿子张有善,但张有善太老实,说话木讷,不善交际,整天只知道钻进作坊,和伙计

  • 捕盗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人蔡小山进京参加武举会试,却因科场腐败而落第。蔡小山虽满怀怨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回江南老家,然而一过长江,他却觉得无颜再往前走,加上心中愤恨难消,干脆召集一伙好汉,在崇山峻岭间觅了一处险要地带,做起劫富济贫之事来。数年后

  • 蓝色的伞

    后街有家小小的伞店,伞店老板是个很勤劳的人,他常常从早到晚不停地替人修伞。一天,当伞店老板去集市买东西时,遇见了一个穿着浅蓝色衣服的小女孩,她站在雨中。好心的伞店老板见小女孩没有雨伞,就决定为小女孩做一把漂亮的雨伞。在集市上,小女孩挑选了一

  • 赊刀

    清朝乾隆年间,归州县夫子乡有一户中等人家,户主叫刘承宗。刘承宗身高马大,有一把蛮力,把家里的二十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那几年,政通人和,乾隆皇帝免了全国三年赋税。这年初秋时节,刘承宗把仓库里的镰刀拿出来,准备磨好,几日后收割稻子。可他拿出镰刀

  • 戳破的窗纸

    乾隆十六年,刘墉在朝中任体仁阁大学士。一日,他正当值,突然有人把一个叫和子的小太监拽到他面前,說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偷看固伦和静公主……偷看公主,那可是杀头之罪!和子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抹眼泪。刘墉询问后,得知和子家境贫穷,九

  • 小篾匠的手艺

    明嘉靖年间,徽州古城小北街上开着十几家竹行,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老洪竹行。这老洪自己的手艺过硬不说,带出的徒弟也多,所以他家的竹行成了徽州的金字招牌,别的竹行只能仰其鼻息。谁要是不长眼抢了老洪的生意,就甭想在小北街混下去。这年春天,老洪竹行对门

  • 破咒

    李庄位于江南丘陵地区,到处都是起伏的小山包,长满了毛竹。这竹笋鲜嫩味美,很受食客们欢迎,常有贩子进村来买。村民们靠着卖笋贴补家用。村里有个人,名叫李德林,他家地多,长出的笋又多又好,借此发了大财。有了钱,他也就心高气傲起来。不过,李德林最近

  • 货郎和宝葫芦

    从前,有个货郎,家里很穷,父亲去世早,全靠他挑货郎担赚几个钱养活老母亲。他忠厚老实,待人和气,走到哪个庄上,大闺女、小媳妇就把他围起来。买个针、扯点线;买个顶针、截二尺红头绳。他跑一天,赚的钱换米,也只够他娘俩吃的。有时,赶上生意不好,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