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4:19  热度:10℃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 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 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 种制度。
后来,他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 求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 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 示支持,但反对的很多。 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顺帝虽然很昏庸,但对废除科举制度倒是赞成的。因此不仅 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 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 书还未下达,地位略低于平章的参政许有王,又出来反对废 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 人都会怨恨的。” 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 法的人还要多。” 许有王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 也不是很多吗?” 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 个人可以任用!” 许有王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 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满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席 的诏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 要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 惧怕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 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 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 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
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 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 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 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猜你喜欢

  • 曹国舅的阴阳板

    曹国舅的宝器是八页阴阳板,四页阳的,四页阴的,阴阳相合变化无穷。可是,自从八仙过海之后,他的阴阳板就不灵了,这是为什么呢?传说八仙奉了太上老君的旨意,到扶桑国去采集仙草百花,准备炼制灵丹妙药。这天,他们按约定地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崂山头,准备

  • 水牛与蚕姑娘

    水牛和蚕姑娘原来是天上的神仙。住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园里。牛吃青草,蚕姑娘也吃桑叶。后来,王母娘娘要开幡桃盛会,就在御花园栽了大量的桃树。这一来,青草少了,水牛吃不饱肚子;桑树少了,蚕姑娘也吃不饱肚子。有一天,水牛跑到南天门外游玩,朝底下一看:

  • 五路财神和张荷包

    清朝时候,南京秦淮河边张家弄住着一位穷秀才,姓张。他老婆宛氏,有一手刺绣好本领。她替丈夫绣了个漂亮的荷包,张秀才十分喜爱,整天挂在身边。街坊邻居拿他开心,给他取了个绰号“张荷包。”这年大年三十晚上,张秀才夫妻看看米缸无粮,灶下无柴,烦愁怎么

  • 药渣为什么倒路口

    吃中药的病人有个习惯,总要把煎过的中药药渣倒在三岔路口,这个习惯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名医叫李时珍,他一心为民治病,亲自上山采草药,尝百味,又跋山涉水,走东家,串西家,上门就医,医道很高,手到病除。有一次,李时珍来到河南,只见田地

  • 金马蟹

    很久以前,洪泽湖岸边住着一对渔家兄弟,父母双亡,哥嫂带着弟弟过日子。老大叫吴刚,弟弟没有大号,人称吴二。老大夫妻在湖上打鱼,吴二上学念书,靠哥嫂供养,起初还好,日子长了,嫂嫂对吴二白吃闲饭觉得看不顺眼,便逢三隔五地在吴刚面前嘀咕说:“老二也

  • 黄鱼穿金袍

    金门一带黄鱼肚皮是黄的,长江口一带黄鱼肚皮是白的,这里有个原因呢。东海龙王为了引来更多的黄鱼到黄海落脚,特地在长江口设了一座金门,并传旨守龙宫的虾兵蟹将:凡是过金门的黄鱼,都给它们穿上金袍,允许到龙宫里游玩。不过金门,白身子的黄鱼再肥再凶也

  • 蜻蜓报信

    热天,发大水辰光,总有许多情蜒在天井里飞来飞去,老人讲:"捉蜡蜒罪过格、它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碧玉簪变的。”据说,从前大湖是一块平地,上面的县城叫山阳县,县里有勿少人良心勿好,非但不爱惜五谷,勿孝敬爷娘,还要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天上的玉皇

  • 桑树流水乌鸦叫

    西汉末年,王莽篡了位,派兵到处捉拿刘秀。刘秀只身一人,走在路上,他饿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见路旁有棵桑树,他挨到跟前,坐下来倚在树干上打起盹来。过了一会,突然听到树上有乌鸦叫,他便扬起头来,睁眼一看,原来,老鸦在吃桑果子。他心里一动:难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