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最后的诀别

最后的诀别

收录日期:2025-08-07 15:11:59  热度:9℃

最后的诀别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一座不为人知的小镇上,发生了这样一件轰动全国的事,事情是这样的:一对新婚夫妇准备到海滨城市去度蜜月,临行前,妻子得知当年恰巧是丈夫的本命年,于是悄悄给他买了一条红腰带送给他,说这东西很灵验,它能保佑丈夫平安无事。

因为丈夫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用皮带,实在用不好一条细细的红布条。为这,两人还闹起了一场小小矛盾,新婚妻子哭得珠泪涟涟。

丈夫根本没有想到事情会弄成这样,只好做出让步,郑重其事地把那条红腰带系上,诚心诚意地向妻子道歉。两人很快重归于好,相携上路。

一路上这对新婚夫妇玩得既顺利又开心,眨眼之间,行程接近尾声。他们在乘坐海上快艇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他们买了票,即将登上快艇的一瞬间,丈夫鬼使神差地突然改变了主意,返身拉着妻子非要上后面的那只快艇不可,因为快艇马上就要起航,妻子只好顺从他。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快艇起航不到10分钟的时候,前面那只快艇因为游客们嬉戏打闹,在高速行进中突然偏重倾覆,导致三人受伤两人失踪。

因为丈夫的一念之差,避免了一场劫难,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妻子为此喋喋不休,自我欣赏地说,多亏了她送给丈夫的那条红腰带,说:“要不是有那条红腰带的保佑,说不定遇难的就是我们,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看来我是对的,你要好好地感谢我才对。”

丈夫不无感激地说:“是啊,没有你送的红腰带保佑,也许我们真的不在了,我会永远把这件事铭记在心,好好爱你一辈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对夫妇每每忆起这件惊心动魄的往事时,都激动不已,丈夫说:“多亏了当初你送我的那条红腰带,不然,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呀,真的是太感谢你啦!”

妻子听到这话,脸上就蓦然流露出无比甜蜜的笑意。

一晃,十年过去了。妻子不幸得了白血病,丈夫陷入了无限痛苦之中,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可是,该想的办法已经都想过了,还是无法改变妻子即将离开人世的悲惨命运,死神已经把她推到了悬崖的边缘。

这天,丈夫面对病入膏肓的妻子,终于道出了隐藏在心里十年的秘密:其实,当年躲过那场劫难的原因,根本就不是红腰带的保佑,原来在他们登上快艇的一瞬间,他忽然发现后面的快艇上来了一位漂亮的俄罗斯女孩,他特别想零距离看看她,于是才提出转艇,想不到这样一个花心的想法,居然使他们转危为安。

丈夫觉得,如果自己再隐瞒下去,可能就没有机会告诉妻子真相了,那样自己会懊悔一辈子,于是他鼓起勇气,毫无掩饰地对妻子说:“我不该瞒你那么久,当年我们在快艇上躲过那一劫,原因是,我想看后艇上的一位如花似玉的俄罗斯女孩,实在对不起!我不想再瞒你了。”

气若游丝的妻子,听了丈夫的这番话,毫无血色的脸庞显得更加苍白,眼角慢慢溢出了泪水。她的嘴唇努力地动了几下,看样子她想对丈夫说些什么。

丈夫心里明白,她这是要诅咒或者谩骂。为了让妻子发泄内心的愤怒,他羞愧地把耳朵贴在妻子的唇边,准备领受妻子最恶毒的诅咒和谩骂。然而,妻子的话却非常令他吃惊,她说:“你为什么不能等到我闭上眼睛之后再对我说,其实,那件事一开始我就知道,你压根就没有系那条红腰带……”

妻子断断续续的话,让丈夫泪流满面,惭愧不已,且追悔莫及。

猜你喜欢

  • 休戚相关

    春秋时期,晋厉公执政时,为了防止王族公子互相争权,制造内乱,就把一部分王族公子派到国外。其中有一个叫姬周的被派到了周朝,为贵州单襄公做家臣。单襄公很欣赏姬周,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对待他。有人不解地问单襄公:姬周还只是个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器重他

  • 扬扬得意

    晏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齐国的名相。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齐国做官,称得上是三朝元老”。据说晏婴身材矮小,长不满六尺”,也就是不足一米五,貌不出众,但他足智多谋,刚正廉洁,名闻天下。晏婴有一个车夫,他很为

  • 阳春白雪

    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文学家叫宋玉,他也是楚国的大臣,常伴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一次,楚襄王听到人们议论宋玉的行为不好,就把他找来问道:有些人对你的言行很不满意,你想想自己的为人有没有什么不端正的地方?”宋玉是个很善于辞令的人,他

  • 要言不烦

    三国时的魏国有个叫管辂(lù)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术。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何晏,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管辂传》里记载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 一鸣惊人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战国时齐国的国君——齐威王。这个齐威王呀,当上国君三年了,啥事也不干,每天只是饮酒作乐。可大臣们谁也不敢去劝,担心一句话劝不好,脑袋就会搬家。这时一个叫淳于髡(kūn)的大臣站了出来,这个淳于髡是个身

  • 一目十行

    南朝梁武帝非常爱好文学,他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四岁开始识字读书,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儿子这么好学,梁武帝当然很高兴。有一次,他特地把萧纲叫来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萧纲毫不怯场,不慌不忙地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写成了一篇声韵

  • 义无反顾

    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自幼好学,会击剑,会抚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写诗写赋,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在当时流传一时,是一个满腹诗书的风流才子。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做官。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

  • 庸人自扰

    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办事干练,素有威名。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到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