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江夕露
夜色不映水,微风忽吹裳。
孤舟待明月,时闻兰杜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柄的《衡江夕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画卷。首句“大江白露下”以宏大江面为背景,点出时间是白露降临的夜晚,展现出秋意浓厚的景象。接着,“秋气横沧浪”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和江面上的广阔无垠。
“夜色不映水”一句,通过写夜晚的暗淡,暗示月光尚未照亮水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然后,“微风忽吹裳”以轻柔的微风轻轻吹动衣裳,增添了动态感,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微妙情绪波动。
最后两句“孤舟待明月,时闻兰杜香”,诗人独坐孤舟,期待着明亮的月光,同时还能闻到兰杜花的香气,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期盼,也借兰杜之香寄托了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江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内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词语解释
白露的意思:◎ 白露 Báilù[White Dew]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沧浪的意思:(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
大江的意思:◎ 大江 dàjiāng(1) [great river]∶大的江(2)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中国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孤舟的意思: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秋气的意思: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微风的意思:(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夜色的意思:◎ 夜色 yèsè[ dim light of night] 夜晚的景色夜色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