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孙卿家小画二首(其一)
何处觅孙登,云间听长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的画面。"高岭冒层岚"写出了山势高峻,云雾缭绕的景象,展现出山的雄浑与神秘。"疏林逗残照"则描绘了稀疏树林中夕阳余晖斑驳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宁静而落寞的氛围。
诗人在这里寻找的是传说中的高士孙登,他想象孙登可能在那云端之上,发出悠长的啸声,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之人的敬仰。诗人通过这幅画面,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明代诗人高启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的审美取向。
词语解释
残照的意思:◎ 残照 cánzhào[the setting sun] 落日的光辉;夕照...
层岚的意思:指重山迭岭中的雾气。 宋 朱熹 《题囊山寺》诗:“云海近苍茫,层嵐拥深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晓色蒸霞,层嵐开藻。”...
长啸的意思:(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疏林的意思: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龄 《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 潘漠华 《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云间的意思:◎ 云间 Yúnjiān[another name of Song Jiang House] 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