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草堂漫兴
将浣未浣溪畔女,欲鸣不鸣枝上禽。
临觞坐啸还咄咄,岸帻远望何森森。
黄云澹荡落日冥,一派菱歌烟水浔。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逢年的《夏日草堂漫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夏日画面。首句“闲庭碧梧澄素阴”写出了庭院的宁静,绿梧桐下洒落下清凉的树荫,为夏日带来一丝凉意。接着,“南山结庐幽意深”点出诗人居住在南山边的草堂,环境清幽,寓含着深沉的隐逸之情。
“将浣未浣溪畔女”和“欲鸣不鸣枝上禽”通过描绘洗衣女子和沉默不语的鸟儿,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和谐。诗人“临觞坐啸还咄咄”,一边饮酒一边长啸,显示出他的豪放与不羁,但又夹杂着些许无奈或感慨。“岸帻远望何森森”则写出他披散头巾,远眺远方,感叹自然景色的壮丽。
最后两句“黄云澹荡落日冥,一派菱歌烟水浔”描绘了傍晚时分,黄云低垂,夕阳西沉,水面传来阵阵菱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草堂的生活情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与感慨。
词语解释
岸帻的意思: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汉 孔融 《与韦端书》:“閒僻疾动,不得復与足下岸幘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晋书·谢奕传》:“岸幘笑咏,无异常日。” 唐 白居易 《喜与杨六侍御同宿》诗:“岸幘静当明月夜,匡牀闲卧落花朝。” 宋 陈与义 《岸帻》诗:“岸幘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郭沫若 《颂武汉》诗:“天堑通衢我再来,披襟岸幘嘆雄哉!”...
碧梧的意思:(1).绿色的梧桐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 刘基 《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澹荡的意思:(1).犹骀荡。谓使人和畅。多形容春天的景物。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渌气妍和。”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 宋 朱淑真 《西江月·春半》词:“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2).犹放达。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宋 陆游 《春晚风雨中作》诗:“頽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 清 顾贞观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诗:“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咄咄的意思:[释义](叹)表示惊诧。 [构成]叠音式 [同音]多多...
结庐的意思:◎ 结庐 jiélú[build house] 建筑房舍结庐在人境。——陶潜《饮酒》...
临觞的意思:犹言面对着酒。觞,酒杯。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左右惟僕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觴而叹息也。” 晋 陆机 《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觴。”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七:“临觴忽不饮,忆我平生欢。” 宋 苏轼 《劝履常饮》诗:“我本不畏酒,临觴未尝诉。”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引 刘三 诗:“记得临觴呜咽,忽忽三日魂销。”...
菱歌的意思:采菱之歌。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一:“簫弄澄 湘 北,菱歌清 汉 南。” 唐 王勃 《采莲赋》:“听菱歌兮几曲,视莲房兮几珠。” 明 唐寅 《题自画山水》诗之四:“烟山云树靄苍茫,渔唱菱歌互短长。”...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南山的意思:◎ 南山 Nán Shān[Zhongnansha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森森的意思:◎ 森森 sēnsēn(1) [dense]∶形容繁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2) [ghastly and silent]∶形容阴沉可怕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3) [cold]∶形容寒冷冷森森...
水浔的意思:水边。 南朝 梁 江淹 《谢光禄郊游》诗:“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潯。” 唐 李绅 《端州江亭得家书》诗之一:“雨中雀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颺水潯。”...
溪畔的意思:溪水边。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溪畔印沙多鹤跡,槛前题竹有僧名。” 唐 罗隐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诗:“溪畔维舟问 戴星 ,此中三害有《图经》。” 清 潘高 《忆幼子》诗:“随我至溪畔,背我弄溪泉。”...
闲庭的意思:◎ 闲庭 xiántíng[quiet court] 安静的庭院胜似闲庭信步...
烟水的意思:亦作“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一派的意思:◎ 一派 yīpài(1) [tributary]∶一条支流;一条水流一派死水(2) [school]∶一个流派;一个派别中立的一派(3) [a crop of]∶一片;一阵一派谎言...
幽意的意思:(1).幽深的思绪。 南朝 梁 江淹 《灯夜和殷长史》:“客子依永夜,寂寞幽意长。”(2).幽闲的情趣。 唐 方干 《詹碏山居》诗:“无人会幽意,来往在烟霞。” 董必武 《挽陈毅同志》诗:“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远望的意思:(1).向远处看。《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后汉书·光武帝纪论》:“及始起兵还 舂陵 ,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远望渔舟,不阔尺八。”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登塔远望,极目天云。”(2).弩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剑名大伤,角星主之;弩名远望,张星主之;戟名大将军,参星主之也。”(3).弩神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太公兵法》:“弩之神,名 远望 。”...
坐啸的意思:亦作“ 坐歗 ”。闲坐吟啸。 东汉 成瑨 少修仁义,笃学,以清名见,任 南阳 太守,用 岑晊 (字 公孝 )为功曹,公事悉委 岑 办理,民间为之谣曰:“ 南阳 太守 岑公孝 , 弘农 成瑨 但坐啸。”见《后汉书·党锢传序》。后因以“坐啸”指为官清闲或不理政事。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坐啸徒可积,为邦岁已朞。”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识》:“但今之从政者则不然。凡居斯职者,必恩幸贵臣,凡庸贱品,饱食安步,坐啸画诺,若斯而已矣!” 宋 苏轼 《次韵王滁州见寄》:“君家联翩尽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