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吉老两和示戏答赏析

吉老两和示戏答

宋 · 黄庭坚
欲聘石室碑,小诗委庭下。
颇似山阴写道经,虽与群鹅不当价。
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
人言外论殊不尔,勿持明冰照夏虫。

拼音版原文

pìnshíshìbēixiǎoshīwěitíngxià

shānyīnxiědàojīngsuīqúnédāngjià

huàshāzhuīfēngdiǎnkānyǒngshūtóng

rényánwàilùnshūěrchímíngbīngzhàoxiàchóng

注释

欲聘:想雇用或寻求。
石室碑:著名的石刻碑文。
委庭下:放置在庭院中。
山阴写道经:指王羲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写经书。
不当价:没有等价物,形容非常珍贵。
画沙:比喻细致入微的创作。
锥锋:比喻书法的精细之处。
点勘:仔细审视。
永和书法:指东晋永和年间(345-356)的书法风格。
人言:人们的言论。
殊不尔:完全不同。
勿持:不要拿。
明冰:比喻高明的道理或见识。
夏虫: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翻译

想要聘请石室碑,写下小诗放置庭前。
这情景就像当年王羲之在山阴写经,虽然美,但价值并非群鹅可比。
在沙地上寻找那细致入微的笔触如同寻觅锥尖,这书法与永和年间风格相同。
人们常说,表面的评价往往不真实,不要拿明冰去照亮那些不了解真相的夏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吉老两和示戏答》。诗中,黄庭坚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独特见解。他提到想要聘请石室碑上的书法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自比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写经文,虽然技艺高超,但并不认为自己作品的价值能与群鹅相提并论。接着,他描绘了在沙地上寻找书法精髓的艰难,强调自己的书法风格与王羲之的“永和”书法相似。最后,他以寓言的方式说,外界的评价可能与实际不符,提醒人们不要用自己的高标准去衡量他人,就像夏日昆虫无法理解明冰的透明。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和自我风格的坚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