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崇山图七贤诗(其二)赏析

崇山图七贤诗(其二)

宋 · 张嵲
岘首登临事已非,风流千古载丰碑。
凿空寻出崇山景,又作襄阳一段奇。

注释

岘首:岘山之巅。
登临:登山游览。
事已非:往事不再。
风流:杰出人物或美好事物。
千古:千年历史。
丰碑:伟大的业绩或纪念物。
凿空:开辟道路,探索未知。
崇山:高大险峻的山峰。
景:景色。
襄阳:地名,今湖北襄阳。
一段奇:一段非凡的、引人入胜的故事。

翻译

曾经的岘首登高已成往事,千年的风流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丰功伟绩。
开辟新的道路探寻崇山峻岭的美景,这又成为襄阳地区的一段奇特佳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崇山图七贤诗(其二)》。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体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岘首登临事已非"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心中所思是过去的某个事件或情景已经不再存在。这里的“岘”指的是崇山,古人常用岘山来形容崇峻险要之地,而“登临”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视角。

"风流千古载丰碑"这句诗表明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文人墨客留下的佳作,意指这些作品至今仍被传颂,而“丰碑”则是实物象征,如同古代刻于石碑上的文字记录,承载着历史信息。

"凿空寻出崇山景"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动人心魄的画面。诗人似乎在寻找一处隐秘的美丽之地,即便是要“凿空”(开凿岩石),也要把这崇山美景发掘出来与世人共享。

"又作襄阳一段奇"表明了诗人不仅对眼前的崇山景致赞叹不已,甚至希望能再创作出像襄阳城这样的传奇故事。这里的“襄阳”往往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英雄或壮举,而“一段奇”则是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历史意识、艺术追求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派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