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其一)赏析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其一)

宋 · 苏轼
去岁游新堂,春风雪消后。
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
佳人如桃李,胡蝶入衫袖。
山川今何许,疆野已分宿。
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
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
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应怜船上人,坐稳不知漏。

注释

去岁:去年。
游:游览。
新堂:一处地方。
春风:春天的风。
雪消:冰雪消融。
池中:池塘中。
半篙:半尺长的竹竿。
千尺柳:极高大的柳树。
佳人:美女。
如:像。
桃李:比喻女子美丽。
胡蝶:蝴蝶。
衫袖:衣袖。
山川:山河。
何许:何处。
疆野:边界。
分宿:划分。
岁月:时光。
月:月亮。
不可思:难以想象。
驶若:快速如同。
船放溜:船只顺流而下。
繁华:繁华景象。
真:确实。
一梦:一场梦。
寂寞:孤独。
两荣朽:两者一同衰老。
当时:那时。
依然:依旧。
照:照亮。
杯酒:酒杯。
应怜:想必会怜悯。
船上人:船上的乘客。
坐稳:坐得安稳。
不知漏:未觉夜漏。

翻译

去年游览新堂时,春风过后雪已消融。
池塘中水深半篙,池边高柳直上千尺。
美人如桃李娇艳,蝴蝶飞入她的衣袖。
山河如今在哪里,边界划分已成旧事。
时光流逝难以追忆,快如船只顺流而下。
繁华生活如梦一场,孤独与寂寞共老。
唯有当时的明月,依然照亮杯中的酒。
想必船上的人会怜惜,安稳坐着未觉夜漏已深。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玩之乐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去年新堂之游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去岁游新堂,春风雪消后。" 这两句设定了诗的背景,是在去年初春时节,雪已经融化,新堂一带充满生机。

"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景象:池塘里水位适中,池畔垂柳高达千尺,生动画面,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佳人如桃李,胡蝶入衫袖。" 这里的“佳人”指的是春天里盛开的花朵,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其美丽;“胡蝶入衫袖”则形象地表达了春风中蝴蝶穿梭在花间的情景,增加了一丝生动与活泼。

"山川今何许,疆野已分宿。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 诗人通过对比山川原貌和现状,以及用“岁月”比喻为迅速流逝的河水,表达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与感慨。

"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这几句诗人借由对过往繁华景象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情怀,同时也强调了珍惜眼前的人生乐趣。

最后一句"应怜船上人,坐稳不知漏。" 则是提醒人们应当珍惜现在,像坐在船上的人那样,即便时间在不断流逝,也要安稳地享受当下,不让时光白白溜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