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城宿张氏庄早起进退格
宋 · 杨万里
梦觉月如昼,误惊天欲明。
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
山轿已十里,谯门才四更。
脚根岂无火,须上也成冰。
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
山轿已十里,谯门才四更。
脚根岂无火,须上也成冰。
注释
梦觉:梦醒。月如昼:月光皎洁如同白天。
误惊:错以为。
天欲明:天快亮了。
起吹:起身吹熄。
松叶烬:松叶燃烧后的灰烬。
臼花灯:臼边的花灯,可能指油灯。
山轿:山区使用的轿子。
十里:形容路途遥远。
谯门:古代城门外的望楼。
四更:一夜分为五更,四更即凌晨两点至四点。
脚根:脚底。
火:这里指体温或火源。
冰:形容寒冷。
翻译
梦醒时分月光如白昼一般明亮,我误以为天就要破晓。起身吹熄松叶上的余烬,自己点燃臼边的花灯照明。
山路的轿子已经行了十里,城门的更声才报到四更。
双脚怎能不冻得发冷?连脚底都结了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梦醒后的情景。"梦觉月如昼,误惊天欲明"表达了夜深人静时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迷离感,月光如同白日,使人误以为天已经破晓。接下来两句"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则写出了诗人起床后的动作,一边吹灭松柴做成的小火堆,一边亲手点燃油灯,这些细腻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早晨的宁静与温馨。
"山轿已十里,谯门才四更"则转折到诗人外出的情形。山间小道已经行走了十里,而城门上的更鼓尚未敲响第四更,时间感受上显得出乎意料的宁静与悠长。
最后两句"脚根岂无火,须上也成冰"则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情景。脚下的温暖如同火焰,而头上的寒气却如同冰霜,这种温度差异的强烈对比,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日常美好瞬间的捕捉与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