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鹦鹉
莫道性灵多巧舌,金笼深锁度黄昏。
鉴赏
这首诗《题鹦鹉》由元末明初诗人王佐所作,通过对鹦鹉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与个性的向往。
首句“为禽禽语是禽言,何必声声学语论”,以鹦鹉为例,指出鹦鹉模仿人类语言的行为,并非其本性所需,而是外界强加的。这里隐含了对鹦鹉被囚禁于金笼中,丧失自由状态的同情。同时,也暗喻了社会中某些个体被迫模仿他人言行,失去了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的困境。
次句“莫道性灵多巧舌,金笼深锁度黄昏”,进一步强调了鹦鹉虽能言善辩,却因被囚禁在金笼内,无法自由飞翔,无法展现真正的自我。这里的“性灵”不仅指鹦鹉,也象征着所有被束缚、失去自由的灵魂。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束缚个性行为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鹦鹉的形象,深刻地探讨了自由与个性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束缚的反思。
词语解释
何必的意思:[释义](副)有“为什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构成]偏正式:何〔必 [例句]既然不会下雨;何必带伞。(作状语)...
黄昏的意思:[释义](名)傍晚,日落以后星出以前的时候。 [构成]偏正式:黄(昏 [例句]黄昏时分;百鸟归巢。(作定语)[同义]傍晚[反义]拂晓、黎明、破晓...
巧舌的意思:犹巧言。 唐 卢仝 《感古》诗之二:“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苍蝇点垂棘,巧舌成锦綺。”...
禽语的意思:鸟语;鸟鸣。 宋 赵师秀 《春晚即事》诗:“春深禽语改,溪落岸沙高。”...
禽言的意思:(1).鸟语。指鸟类啼鸣。 唐 宋之问 《谒禹庙》诗:“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禽言经不輟,象口川寧涸。”(2).诗体名。以禽鸟为题,将鸟名隐入诗句,象声取义,以抒情写态。 宋 梅尧臣 有《禽言》诗四首, 苏轼 有《五禽言》诗五首。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陈亚》:“‘禽言诗’当如‘药名诗’,用其名字隐入诗句中,造语隐贴,无异寻常诗,乃为造微入妙……‘禽言诗’云:‘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唤起’、‘催归’,二禽名也。 梅圣俞 ‘禽言诗’,...
声学的意思:◎ 声学 shēngxué[acoustics]研究声音的产生、控制、传输、接收和效应以及听觉现象的科学...
性灵的意思:◎ 性灵 xìnglíng[natural disposition and intelligence;personality]指人的精神、性格等...
学语的意思:学习语言;学习说话。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文学结髮学语,服膺不舍。” 晋 陶潜 《和郭主簿》:“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唐 杜甫 《戏作花卿歌》:“ 成都 猛将有 花卿 ,学语小儿知姓名。” 宋 陆游 《喜小儿辈到行在》诗:“ 阿纲 学书蚓满幅, 阿绘 学语鶯囀木。”...
语论的意思:说话;谈论。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将逝之夕,逆知其论,语论自若,精神不衰。”《天雨花》第四回:“起身走到前堂去,儿媳相陪坐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