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观三卫贡马
每逢金镜节,来献玉骢驹。
酋长花当后,山川松漠纡。
天衣沾虬蟒,国马出騊駼。
乞赏孙随祖,专兵妇代夫。
珥珰珠错落,襁褓锦氍毹。
盘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白狼回右衽,黑水作通衢。
明堂端拱日,王会正堪图。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贡道上东胡之地的壮丽景象,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向北方都城进贡的盛况。诗人以“贡道走东胡,关门控北都”开篇,展现出边关的重要地位和贡马队伍的行进路线。金镜节期间,骏马如玉骢驹被献上,象征着忠诚与尊贵。
“酋长花当后,山川松漠纡”进一步描绘了贡马队伍中的首领人物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山川松漠的辽阔与华美的装饰形成鲜明对比。贡马品种繁多,如虬蟒、騊駼,显示出皇家的荣耀和对马匹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乞赏孙随祖,专兵妇代夫”,反映出边疆民族对朝廷的依赖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妇女也参与军事活动,体现了其勇武之风。贡马队伍中的孩童穿戴华丽,舞动的盘舞和翻译的语言交流,展示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白狼回右衽,黑水作通衢”象征着边疆的安定与交通的畅通,而“明堂端拱日,王会正堪图”则预示着在这样的和平时期,国家盛会将盛大举行,这幅画面充满了繁荣与和谐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疆贡马图,展现了明朝边疆的繁荣景象和民族和睦的情景。
词语解释
白狼的意思:(1).白色的狼。古时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韦昭 注:“白狼、白鹿, 犬戎 所贡。” 唐 欧阳詹 《珍祥论》:“ 殷汤 上感,实获白狼。”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之一:“扶杖听黄詔,称觴进白狼。” 清 曹寅 《宿卢沟题壁》诗:“明朝挟弓矢,应射白狼归。”(2). 汉 县名。故城在今 辽宁省 凌源县 南。《汉书·地理志下》:“ 右北平郡 ,县十六: 白狼 。”《晋书·地理志上》:“ 高云 以 幽 冀 二州牧镇 肥如 , 并州 刺史镇 白狼 。...
北都的意思:指今 北京市 。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 应天 (今 江苏 南京市 )迁都 北京 , 正统 六年正式定都 北京 ,故 北京 亦称北都。 清 吴伟业 《观蜀鹃啼剧有感》诗序:“北都覆灭,西土沦亡。” 清 顾炎武 《赠潘节士柽章》诗:“北都一崩沦,国史遂中絶。” 阿英 《灯市》:“北都的灯市,起于初八,到十三而盛,十七终止。”...
错落的意思:[释义](形)交错纷杂。 [构成]并列式:错+落 [例句]错落排列着一些房屋。(作状语)...
东胡的意思: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因居于 匈奴 之东,故名。 春秋 、 战国 时,南邻 燕国 ,后为 燕 所破,迁于今 西辽河 上游一带。 秦 末 东胡 强盛,后为 匈奴 冒顿单于 击败。馀众退居 乌桓山 和 鲜卑山 ,分别称 乌桓 、 鲜卑 。见《史记·匈奴列传》。后亦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唐 杜甫 《北征》诗:“ 东胡 反未已,臣 甫 愤所切。”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 满洲 外族,是曰 东胡 。”...
端拱的意思:(1).正身拱手。指恭敬有礼,庄重不苟。《庄子·山木》:“﹝ 孔子 ﹞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 颜回 端拱还目而窥之。”《晋书·隐逸传·张忠》:“冬则緼袍,夏则带索,端拱若尸。”《南史·王球传》:“ 王弘 兄弟贵动朝廷, 球 终日端拱,未尝相往来。” 清 刘大櫆 《下殇子张十二郎圹铭》:“每垂髫自内庭徐徐行至学舍,北向端拱立,长揖乃就坐。”(2).指帝王庄严临朝,清简为政。《魏书·辛雄传》:“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 唐 欧阳詹 《珍祥论》:“即虐如 秦皇 ,虽车辙遍于宇内,不如...
珥珰的意思:谓缀以珠玉之耳饰。《新唐书·南蛮传下·骠》:“冠金冠,左右珥璫,条贯花鬘,珥双簪,散以毳。”...
贡道的意思:进贡所经的道路。 宋 程大昌 《禹贡山川地理图·九州贡道序》:“《禹贡》书法甚简,而事理无不该具,若不知其简为该,则九州贡道不明矣。经於贡道,盖有两州相因共为一语,又有越数州之远而互文以见者。”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之四:“考 尧 时九州贡道,已有沿海逾陆之文,不惮推挽转折以达之。”《清史稿·邦交志二·英吉利》:“ 英国 遣其臣 加拉威礼 来 粤 东投书,言 英 太子摄政已歷四年,感念 纯皇帝 圣恩,遣使来献方物,循 乾隆 五十八年贡道,由海洋 舟山 至 天津 赴都。”...
关门的意思:◎ 关门 guānmén(1) [close the door;shut the door](2) 把门闭上(3) 暂停营业或终止营业这家商店下午五点关门(4) [slam the door on sth.;refuse consideration of discussion]∶比喻把话说死,无商量余地对方在谈判中还没有关门◎ 关门 guānmén[door of the strategic pass;customs station] 关口上的门...
国马的意思:(1).国家所饲养的马。《周礼·考工记·輈人》:“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 郑玄 注:“国马,谓种马、戎马、齐马、道马。” 唐 杜甫 《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鷄输稻粱。”《新唐书·姜晦传》:“时国马乏, 晦 请以詔书市马 六胡州 。”(2).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调用的马。《国语·楚语下》:“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 韦昭 注:“国马,民马也。”(3).一国中上品之马。《庄子·徐无鬼》:“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 成玄英 疏:“合上之相,是谓诸侯之国上品马也...
花当的意思:花根。 清 朱彝尊 《黄牛冈》诗:“乱石侵花当,奔沙拥树根。”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总》引《庶物异名疏》:“花当,花根也。”...
会正的意思:(1).指会谈纳贡的事情。《左传·文公四年》:“ 曹伯 如 晋 会正。” 杜预 注:“会受贡赋之政也。”(2).会长。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日知会之运动》:“因附设于圣公会也,故推 胡兰亭 任会正, 刘敬安 副之。”...
金镜的意思:(1).铜镜。《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络以 隋 珠,綷以金镜。”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一:“秋水静磨金镜土,夜深寒结玉壶冰。” 宋 周邦彦 《过秦楼》词:“空见説鬢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2).比喻月亮。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诗:“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宋 陆游 《隔浦莲近拍》词:“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词:“竞看 姮娥 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3).比喻显明的正道。《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尚书...
每逢的意思:每当遇到。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夫人终是放心不下,每逢督办出门,必要叫着他兄弟同走。” 茅盾 《子夜》十八:“每逢有什么脚步声从她房外经过,她就尖起耳朵听。”...
明堂的意思:◎ 明堂,明唐 míngtáng,míngtáng(1) [courtyart;ground for drying grains]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2) [palace (in ancient times, a place for an emperor to declare punishment and prize or instructions)]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盘舞的意思:古代的一种舞蹈。因舞时用盘,故名。《宋书·乐志一》:“ 汉 世唯有槃舞,而 晋 加之以杯,反覆之也。”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晋杯槃舞歌》题解。...
襁褓的意思:◎ 襁褓 qiǎngbǎo[swadding clothes] 襁保,襁葆。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后汉书·桓郁传》...
酋长的意思:◎ 酋长 qiúzhǎng(1) [headman]∶原始社会(如氏族、部落或村落)的小首领或低级首领(2) [malik]∶印度次大陆部分地区的首长或领袖(如在一个村庄)(3) [kaid]∶北部非洲的部落首长或领袖(4) [induna]∶非洲人部落尤其是祖鲁人部落的首领或领袖...
氍毹的意思:◎ 氍毹 qúshū[woollen blanket] 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红氍毹”常借指舞台厅正面屏开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锦绣桌帏,妆花椅甸。——《金瓶梅词话》...
山川的意思:◎ 山川 shānchuān[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祖国壮丽的山川...
水作的意思:瓦工,泥水匠。《海上花列传》第四二回:“初十申时安葬,坟末来浪 徐家匯 ,明朝就叫水作下去打壙。”...
天衣的意思:(1).佛教谓诸天人所着之衣。《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徐则法师碑》:“夫海水扬尘,几千年而可见;天衣拂石,几万年而应平。”(2).泛指仙神所着之衣。 唐 司空图 《云台三官堂文》:“尘蒙而庙貌全隳,蘚驳而天衣半褫。”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 阿丹浩挖 被天魔 阿扎贼 来引诱,吃了 阿拉 所禁的果子,当时他们二人底天衣都化没了。”(3).帝王所着之衣...
王会的意思: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 成周 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 孔晁 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宋 黄庭坚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物色看王会,勋劳在 石渠 。” 明 徐孚远 《在交日久传语日变》诗:“虽然 周 室非全盛,王会开时 南海 清。” 清 王韬 《变法中》:“虽疆域渐广,而登王会、列屏藩者,不过东南洋诸岛国而已。”...
献玉的意思: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得宝玉,先后献给 楚 厉王 、 武王 ,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荆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为典,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 唐 陆畅 《下第后病中》诗:“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金。” 金 元好问 《寄答飞卿》诗:“古来献玉犹难售,此日闻《韶》本不图。”...
象胥的意思: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周礼·秋官·象胥》:“掌 蛮 、 夷 、 闽 、 貉 、 戎 、 狄 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亲之。”《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駢罗於典属。”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槃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诗》:“正朔通鱼海,舆图拓象胥。”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象胥之官,掌传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亲,入宾之岁,则协礼以传词,此文之施於通译者也。”...
译象的意思:《礼记·王制二》:“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因以“译象”指翻译人员。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 越雋 至 夔 巫 百舍,而同於 蜀 语; 宜章 隔 乐昌 一领,而动资译象。文之判代,亦犹是矣。”参见“ 象胥 ”。...
右衽的意思:(1).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因以“右衽”谓中夏风习。《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鉞,单于犇幕;票骑抗旌, 昆邪 右衽。” 颜师古 注:“右衽,从中国化也。” 唐 刘景复 《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麻衣右衽皆汉民,不省胡尘暂蓬勃。”《论语·宪问》“被髮左衽” 清 刘宝楠 正义:“中夏礼服皆右衽。”(2).泛指衣襟。 汉 严忌 《哀时命》:“右衽拂於 不周 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玉骢的意思:即玉花骢。泛指骏马。 唐 韩翃 《少年行》:“千里斑斕喷玉驄,青丝结尾綉缠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柳丝长玉驄难繫,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暉。” 清 赵翼 《香山夜归即事》诗:“玉驄亦解人良会,故踏花阴缓缓归。” 郑泽 《杏花》诗:“閒策玉驄游暖昼,春风红到 宋 家东。”参见“ 玉花驄 ”。...
专兵的意思:把持兵权。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臣尝读《史》《汉》, 光武 以 渔阳 突骑定天下,以至於 唐 藩镇专兵,而 卢龙 一道常虎视 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