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湘潭周家园牡丹(其三)赏析

湘潭周家园牡丹(其三)

明 · 岑徵
片片轻霞护绮寮,浓华应许擅春朝。
妆成魏苑誇潘发,醉后华清笑楚腰。
欲向梦魂传彩笔,谁从深院出红绡。
三春易向兰皋发,料得湘累恨亦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与魅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在春天中的盛放景象。诗人以“片片轻霞护绮寮”开篇,将牡丹比作轻柔的云霞,保护着精致的亭台楼阁,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浓华应许擅春朝”一句,点明了牡丹在春天中的主导地位,其花朵繁茂,色彩浓郁,独占春光。

“妆成魏苑誇潘发,醉后华清笑楚腰”两句,运用典故,将牡丹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魏苑和华清宫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园林,此处借以赞美牡丹的华美与高贵。同时,通过“潘发”和“楚腰”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形态之美,如同女子的发饰和细腰,令人赏心悦目。

“欲向梦魂传彩笔,谁从深院出红绡”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情,想要用彩笔将其美丽记录下来,却不知从何处寻觅到能够表达其绝世风姿的红绡。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

最后,“三春易向兰皋发,料得湘累恨亦消”两句,既是对牡丹短暂生命的一种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哲思。牡丹虽美,但春天一过,便将凋零,如同湘累(屈原)的遗憾,最终也得以消散。这样的结尾,既增添了诗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与美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