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十世先陇在婺源不归拜扫者九年清明有感遂成小诗
宋 · 王炎
九陌黄尘里,不知桃李开。
匆匆春又过,逐逐老相催。
浮脆身如露,纷华念已灰。
松楸无恙否,久客盍归来。
匆匆春又过,逐逐老相催。
浮脆身如露,纷华念已灰。
松楸无恙否,久客盍归来。
注释
九陌:繁华的街道。黄尘:黄色的尘土,形容环境嘈杂。
桃李开:桃花和李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匆匆:匆忙,快速。
春又过:春天又过去了。
逐逐:渐渐,逐渐。
老相催:岁月催人老。
浮脆身:短暂而脆弱的生命。
如露:像清晨的露水。
纷华念:繁华的念头,指世俗的追求。
已灰:已经消失,比喻不再重要。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象征死亡。
无恙:安然无恙。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盍:何不。
归来:回家。
翻译
在充满黄尘的繁华街道上,我浑然不觉桃花李花已经盛开。春天匆匆离去,岁月催人老去,一天天迅速消逝。
短暂的生命如同清晨露水,繁华的念头如今已成过眼烟云。
松树和楸树还好吗?长久在外的游子,何不回家来看看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和时光易逝的感慨。"九陌黄尘里,不知桃李开"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不知家乡花开的孤独与不舍。"匆匆春又过,逐逐老相催"则表现了时间流逝,春天又一次离去,而自己也随之步入老年,感慨万千。
"浮脆身如露,纷华念已灰"中,“浮脆身”比喻生命的脆弱,如同晨露易逝;“纷华念已灰”则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淡忘和消逝。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美好事物不再的深深哀伤。
"松楸无恙否,久客盍归来"一句中,“松楸”指的是坚韧不拔的友情或执着的念头;“无恙否”询问这些是否还在;“久客盍归来”则表达了长久漂泊之人对返回家乡的渴望。诗人通过这些词语,抒发了对亲情、友情以及归属感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是一篇表达游子离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