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陈宜仲同年(其三)赏析

挽陈宜仲同年(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志事馀孤疢,峥嵘付逝波。
盖棺知不瞑,留命更如何。
扰攘轻龙战,衰迟感凤歌。
同灾不同尽,疏远负恩多。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陈宜仲同年逝世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以“志事馀孤疢”开篇,暗示陈宜仲在生前虽有未竟之志,却因病痛困扰,难以实现,留下遗憾。接着,“峥嵘付逝波”一句,将陈宜仲的壮志豪情比作随波而去的峥嵘岁月,既是对逝者的赞美,也蕴含着对其命运的无奈与惋惜。

“盖棺知不瞑”表明即使陈宜仲去世,他的心事仍未了结,无法安息。“留命更如何”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未能完成心愿的深深感慨。接下来,“扰攘轻龙战”和“衰迟感凤歌”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前者以“龙战”象征激烈的权力斗争,后者以“凤歌”比喻陈宜仲的才华与理想,通过对比,凸显出陈宜仲在复杂世事中的无奈与坚持。

“同灾不同尽”意味着陈宜仲与其他遇难者虽然遭遇相同,但结局不同,暗含对陈宜仲不幸命运的同情。“疏远负恩多”则表达了对陈宜仲虽与他人关系疏远,却仍受到众多恩惠的感慨,体现了对陈宜仲人格魅力的认可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描绘了陈宜仲的生平与精神风貌,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