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太玉八律(其七)
明 · 邓云霄
论文结社竞风骚,挥笔西垣片月高。
白眼尊前频对垒,黄垆泉下忆持螯。
归魂忽暗千山雨,馀恨还驱八月涛。
欲赋大招裁楚调,已闻猿鸟哭林皋。
白眼尊前频对垒,黄垆泉下忆持螯。
归魂忽暗千山雨,馀恨还驱八月涛。
欲赋大招裁楚调,已闻猿鸟哭林皋。
鉴赏
这首挽诗《挽袁太玉八律(其七)》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情感深沉,哀而不伤。诗中通过描绘一系列场景和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论文结社竞风骚,挥笔西垣片月高”开篇即点出袁太玉生前与文友结社论诗的风雅生活,以及他才华横溢,挥毫泼墨时月光如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文人雅集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袁太玉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地位。
颔联“白眼尊前频对垒,黄垆泉下忆持螯”转而描写袁太玉在宴席上与友人辩论的场景,以及他在泉下怀念生前一同品尝美食的时光,通过对比生前的欢聚与死后的孤寂,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颈联“归魂忽暗千山雨,馀恨还驱八月涛”进一步深化哀思,将袁太玉的灵魂比作在风雨中的归途,余下的遗憾如同八月的潮水般汹涌,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尾联“欲赋大招裁楚调,已闻猿鸟哭林皋”则以拟人化的手法,想象袁太玉的灵魂在冥界受到哀乐的召唤,猿鸟的啼哭声仿佛是对逝者的悲悼,诗人欲以楚辞的哀婉之调来表达对亡灵的哀思,却已先听到自然界的哀泣之声,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片段的回忆与死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哀悼之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悼念之作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