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至天王院
宋 · 李流谦
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
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
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
下马招提揖僧话,始知尘境有仙乡。
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
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
下马招提揖僧话,始知尘境有仙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郊行:郊外行走。城市:都市。
尘沙漠漠:形容尘土飞扬,一片荒芜。
响树蜩螗:蝉鸣声在树间回响。
陂:池塘边。
修竹:高大的竹子。
招提:寺庙的别称。
仙乡:超脱尘世的仙境。
翻译
郊游时我避开城市,不愿见到漫天黄沙的尘土。傍晚的风中,蝉鸣声在树林回荡,水边的野鸭占据着夕阳的余晖。
青翠的山峦远离尘世已久,高高的竹林让人难以忘怀。
下了马,走进寺庙向僧人问候交谈,这才明白尘世之外还有如仙境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郊外漫步,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开篇“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都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向往。这里,“郊行”即是走在郊野的小路上,是一种逃离尘世的行为。“厌见尘沙漠漠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不愿意看到那些让人感觉到烦躁与无聊的尘土飞扬。
接下来的“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响树蜩螗凭晚吹”,蜩螗在傍晚时分依附于树木间鸣叫,声音清脆而有节奏,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谐相呼应。而“绕陂凫鹜占残阳”则描写了水鸟们在田野边缘争夺着夕阳余晖,这些生灵都在尽情享受自然赋予的最后一缕光辉。
诗人随后表达了与世隔绝的愿望:“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这里,“青山”象征着永恒和宁静,诗人希望能够长久地与这片纯净的自然界保持联系。修竹则是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这种品质在尘世间并不常见,但却深植于诗人的内心。
最后,“下马招提揖僧话,始知尘境有仙乡”两句,则揭示了诗人通过与僧侣的对话,发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之地。这里,“下马招提揖僧话”表明诗人的谦逊和求索,而“始知尘境有仙乡”则是诗人内心的一种顿悟,即便在喧嚣的尘世中,也可能存在着超凡脱俗之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超脱尘世愿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