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禅照大师归越
宋 · 钱惟演
金刹杳霞扃,南风漾彩舲。
吴天六幕远,越岫万螺青。
龙篆霏雕像,鲸涛注净瓶。
上方堪迥望,支策见春溟。
吴天六幕远,越岫万螺青。
龙篆霏雕像,鲸涛注净瓶。
上方堪迥望,支策见春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金刹:金色佛塔。杳霞扃:隐没在彩霞中。
南风:南方的风。
彩舲:装饰华丽的小船。
吴天:吴地的天空。
六幕:广阔无垠。
越岫:越地的山峦。
万螺青:如万螺翠绿。
龙篆:雕刻的龙纹。
霏雕:缭绕的雕刻。
像:图案。
鲸涛:巨大的鲸鱼浪涛。
净瓶:洁净的瓶子。
上方:高处。
迥望:远眺。
支策:拄杖。
春溟:春天的海洋。
翻译
金色佛塔隐没在彩霞之中,南风吹拂着装饰华丽的小船。吴地的天空广阔无垠,越地的山峦如万螺翠绿。
雕刻精美的龙纹图案在雕像上缭绕,巨大的鲸涛注入了洁净的瓶子。
在这高处可以远眺,拄杖站立就能看见春天的海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钱惟演所作的《送禅照大师归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禅师时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金刹杳霞扃”,描绘的是寺庙在霞光中隐秘而庄重,暗示着禅寺的神圣与超凡。次句“南风漾彩舲”则通过南风轻轻吹动彩色的小船,渲染出送别的轻盈与诗意。
“吴天六幕远,越岫万螺青”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广阔的天空比作六幕之大,越地的山峦则如无数螺纹般青翠,展现了江南山水的辽阔与秀美。
“龙篆霏雕像,鲸涛注净瓶”进一步描绘禅寺的神秘与禅师的修行,龙篆般的佛像雕塑在雾霭中若隐若现,而鲸涛般的巨大波浪似乎注入了禅师的净瓶,象征着佛法的宏大与禅师的修为。
最后两句“上方堪迥望,支策见春溟”,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只见春水浩渺,寓意禅师即将踏上归途,也寄寓了对禅师未来的祝福和对佛法无边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与祝福,又融入了江南山水的自然之美,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