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符寺水阁
宋 · 余国宝
楚江空阔水痕收,葭苇萧萧两岸幽。
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
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
领略风光须我辈,谩寻诗句倚江楼。
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
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
领略风光须我辈,谩寻诗句倚江楼。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楚江水面开阔,水迹已干,芦苇在两岸轻轻摇曳,显得十分幽静。船夫温柔地摇动着船桨,推动着千顷波浪,清风拂过,却带走了满帆的忧郁。
人们已经归去,消失在傍晚的云烟中,船只停泊在寒冷的沙滩和秋日的小岛上。
欣赏这样的美景,是我们这些人的责任,徒然在江边楼阁寻找诗句以寄托情感。
注释
楚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楚国之地。空阔:形容水面宽阔,无遮无拦。
葭苇:芦苇,一种常见水边植物。
别浦:河流入海处,或指分别的地方。
寒沙:寒冷的沙滩,形容秋季的萧瑟。
谩寻:徒然寻找,表示无目的或不切实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楚江风光图景。开头两句“楚江空阔水痕收,葭苇萧萧两岸幽”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楚江在秋季的宁静与辽阔,水面上的倒影(水痕)似乎被收敛起来,与之相呼应的是葭苇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萧瑟幽深的氛围。
第三、四句“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写出了诗人面对波光粼粼的江水,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这里的“好风”可能并非完全是积极意义上的美好,而是一种带着淡淡忧郁的微妙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则描写了黄昏时分,人们纷纷返回各自的码头,诗人的船只停靠在荒凉的沙洲上,四周被秋意所笼罩。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旅途中的寂寞。
最后两句“领略风光须我辈,谩寻诗句倚江楼”则转折出诗人对于自己时代的自信,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这里强调了诗人对美好风景的领悟和把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寻求诗意真理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楚江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既有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于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