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追赋杨氏夜游(其三)赏析

追赋杨氏夜游(其三)

明 · 王汝玉
银灯隐绛纱,流彩映铅华。
插鬓金鸾小,填蛾翠雁斜。
衫宽藏半摺,绶解绾双花。
共睹新妆束,相邀进内家。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汝玉的《追赋杨氏夜游(其三)》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华丽的宫廷夜宴场景。首句“银灯隐绛纱”以银色的灯光透过深红色的纱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温馨的氛围。次句“流彩映铅华”则进一步渲染了灯光下女子们如铅华般细腻的妆容,显得光彩照人。

“插鬓金鸾小”描绘了女子发鬓间点缀的小巧金鸾饰品,增添了贵气与精致感。“填蛾翠雁斜”中的“填蛾”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翠雁”则是绿色的发钗,形象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娴雅。衣着部分,“衫宽藏半摺”暗示了女子衣衫宽松,流露出含蓄的娇羞;“绶解绾双花”则描绘了她解开腰带上的双花装饰,显示出她的身份或特殊场合的礼节。

最后两句“共睹新妆束,相邀进内家”揭示了整个画面的核心——众人一同欣赏这位杨氏女子的新妆束,并邀请她进入内宅,可能是一场宫廷宴会或贵族聚会,展现出当时社会对仪态风度的重视以及女子在其中的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华美的女子在夜宴中的风采,展示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女性的优雅。

词语解释

绛纱的意思:(1).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絳纱。” 明 徐渭 《忆潘公》诗之二:“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着絳纱来。”(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 刘禹锡 《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诗:“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絳纱。” 宋 苏轼 《仙游潭·马融石室》诗:“未应将军聘,初从 季直 游。絳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豫庭 《赠妇翁》云:‘喜我絳纱深有托,半为娇客半门生。’”参见“ 絳帐 ”。...

金鸾的意思:(1).金属制的鸾鸟;艺术品中的金色鸾鸟。 唐 曹唐 《小游仙诗》:“手抬玉尺红於火,敲断金鸞使唱歌。” 后蜀 阎选 《临江仙》词:“欲问 楚 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鸞。”(2).即金銮殿。 宋 梅尧臣 《七夕》诗:“独对 金鸞 月,宫词付小臣。” 明 谢谠 《四喜记·紫禁明扬》:“战捷南宫羡二难,明朝挟艺上 金鸞 。”参见“ 金鑾殿 ”。...

流彩的意思:(1).见“ 流采 ”。(2).闪耀的色彩。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王吏部 敬夫 才雋思逸,鋭於綺丽。譬之‘湖外碧草,海东红云’,流彩夺目。”...

内家的意思:(1).指皇宫,宫廷。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十:“尽送春毬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枝花。”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有的花鼓娘还试穿着新设计的内家装束,引起观众极大注意。”(2).指宫女。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十:“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此位内家原是卿所进奉。今着卿领去,到府中将息病体,待得痊安,再许进宫未迟。”(3).指太监。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

铅华的意思:◎ 铅华 qiānhuá[lead powder (used in cosmetics)] 用来化妆的铅粉...

双花的意思:双花药名:双花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金银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汉语拼音:jinyinhua英文名:HoneysuckleFlower,JapaneseHoneysuckle性味:甘;寒归经: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科属分类:忍冬科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选方:银翘散《温病条辨》;回疮双花散《活法机要》;银花汤《竹林女科》;用药禁忌: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炮制方法:1.双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2.银花炭:取拣净的双花,置锅内用...

妆束的意思:(1).打扮,装饰。 明 唐寅 《题桑》诗:“桑出罗兮柘出綾,綾罗粧束出娉婷。”《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金银首饰,粧束身子。”《西游补》第十三回:“ 小月王 大喜,一面令人传旨,叫 踏空儿 不必凿天;一面叫女子弟粧束搬戏。”(2).犹服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当时优家者流,粧束因可概见,而后世所为副净等色,有自来矣。 唐 制如《霓裳》等舞,度数至多,而名号粧束,不可深考。”(1).打扮的式样。 宋 蒋捷 《贺新郎》词:“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綃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 元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