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犬行
宋 · 黄裳
禦恶不禦良,守实不守空。
主人得犬胜高墉。
有尧汝喧喧,有蹠汝默默。
主人得犬胜幽贼。
犬也徐有云,容犬对以臆。
犬为蹠守即吠尧,犬为尧守即吠蹠。
是则庸犬而已矣,比犬之良汝何益。
穿窬得间无人疑,丧家之犬将何之。
主人得犬胜高墉。
有尧汝喧喧,有蹠汝默默。
主人得犬胜幽贼。
犬也徐有云,容犬对以臆。
犬为蹠守即吠尧,犬为尧守即吠蹠。
是则庸犬而已矣,比犬之良汝何益。
穿窬得间无人疑,丧家之犬将何之。
鉴赏
这首诗《喧犬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寓言的手法,探讨了忠诚与立场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御恶不御良,守实不守空”开篇点明主题,强调了在面对善恶时应坚守本心,而非盲目追随。接着,“主人得犬胜高墉”,比喻主人得到一只忠诚的狗,如同有了坚固的城墙,象征着忠诚的力量。
“有尧汝喧喧,有蹠汝默默”两句,通过对比“尧”和“蹠”来阐述忠诚的不同表现。这里“尧”象征正义与领导,而“蹠”则代表邪恶与叛逆。忠诚的狗在面对这两种情况时,应保持沉默或大声吠叫,分别对应不同的立场。
“主人得犬胜幽贼”进一步强调忠诚犬的重要性,它能帮助主人识别并抵御邪恶势力。接下来,“犬也徐有云,容犬对以臆”则描绘了忠诚犬的内心世界,即使面对复杂的情况,它也能保持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
“犬为蹠守即吠尧,犬为尧守即吠蹠”这两句揭示了忠诚的本质在于立场而非对象,忠诚的犬不论主人选择哪一方,都会忠实地站在其一边,即使这导致它要对抗另一方。
最后,“是则庸犬而已矣,比犬之良汝何益”指出那些只是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立场的犬,其价值远不及忠诚的犬。而“穿窬得间无人疑,丧家之犬将何之”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在道德与忠诚缺失的社会中,个体将无所适从,暗示了忠诚与道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喧犬行》通过寓言的方式,深刻地探讨了忠诚、立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个人应如何坚守自我,体现了诗人对忠诚与道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