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仪凤歌赏析

仪凤歌

魏晋 · 无名氏
凤皇翔兮于紫庭。
余何德兮以感灵。
赖先人兮恩泽臻。
于胥乐兮民以宁。
凤皇来兮百兽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飞翔于紫庭之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上天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民众安宁的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凤凰视为吉祥与和平的象征,其降临预示着祥瑞的到来和秩序的恢复。

“凤皇翔兮于紫庭”,开篇即以凤凰翱翔于紫禁之庭的壮丽景象吸引读者,凤凰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鸟,象征着高贵、祥瑞和神圣。此处“紫庭”则暗指皇宫或权力中心,通过凤凰的飞翔,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间的和谐统一起来。

“余何德兮以感灵”,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与疑惑,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何特别的德行能够感动上天,这既是对自身品德的自我审视,也是对上天恩赐的由衷感激。

“赖先人兮恩泽臻”,诗人转而感谢先人的庇佑,认为是先人的功德使得上天的恩泽得以降临。这种家族观念和对祖先的敬仰,在古代文化中极为常见,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厚联系。

“于胥乐兮民以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民众安宁与快乐的深深祝愿。在古代社会,君主和贵族阶层往往将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福祉视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因此,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寄托了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凤凰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