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筑城行
行人但观形势䧺,焉识居民徭役苦。
吾闻后民初,省檄连夜下。
谓非筑高城,无以保宁宇。
尔民不敢康,服劳向官府。
东城树羽旗,西城伐鼛鼓。
千夫凿山石,万夫救海土。
日未出,已登埤,日既入,犹削屡。
筑得周遭百雉完,临平山木半为杵。
天公有眼不下顾,堕尔新城旬日雨。
城堕亦何害,王事终靡盐。
城官来校工勤在赏慢工怒,程期既毕民按堵。
浙河之西城似虎,城外妖狐应慄股,城中编氓谁敢侮。
君不见王师昔南来,奋击如霆雷,高墉绝垒俱擘开。
乃知设险不足倚,以德为藩坚莫摧。
呜呼海昌之城城新作,落日重门闻击柝。
注释
屹:屹立,坚固。徭役:古代政府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檄:古代官方文书。
保宁宇:保护安宁的居所。
康:安逸,舒适。
羽旗:装饰有羽毛的旗帜,象征军事行动。
鼛鼓:古代大型鼓,用于召集和指挥。
屡:古代计量单位,指鞋底磨穿的程度,引申为工作进度。
按堵:安居乐业,安定。
擘开:击破,摧毁。
藩:屏障,防御。
翻译
海昌城建在海边,坚固地坐落在钱塘江北岸。过客只欣赏其雄伟壮观,怎知这里的百姓承受着沉重的徭役之苦。
我听说,当朝初年,紧急命令连夜下达。
他们认为,没有高大城墙,无法确保安宁。
你们不敢安逸,勤劳服务于官府。
东城插满旗帜,西城敲响战鼓。
上千人开山采石,万人合力填海筑堤。
太阳还未升起,已在修筑,日落还继续,直到完工。
城墙周长百丈完成,临平山上树木都被当作筑城工具。
老天爷似乎无视,连续十日降雨摧毁新城。
城墙倒塌又何妨,国家大事优先,百姓劳苦无妨。
城官检查工程,奖惩分明,工期结束后,民众生活安定。
浙河西岸的城池如猛虎,城外的狐狸也会畏惧,城内百姓无人敢欺。
你可曾见朝廷军队南下,雷霆万钧,高墙敌垒都被攻破。
这才明白,仅靠险要之地不足以依赖,仁德才是坚不可摧的屏障。
唉,新建的海昌城,夕阳下城门紧闭,夜幕降临,更显寂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昌城的壮丽和坚固,以及建造过程中的艰辛。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居民劳苦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官府重视防御但忽略民生疾苦的批评。同时,诗中也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开篇三句“海昌城,城海浒,屹为钱塘之北户”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了海昌城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意义,为后文铺垫。接下来的几句则对居民的辛苦和官府的严苛进行了描写:“行人但观形势雄,焉识居民徭役苦。”这里诗人的视角转换,让读者感受到城墙背后的居民生活与官府的高压政策之间的矛盾。
“吾闻后民初,省檄连夜下。谓非筑高城,无以保宁宇。”这一段落反映了历史上人们对防御设施建设的重视,以及这种重视在某种程度上的必要性。这也表明诗人对于历史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建城过程的艰辛和官府的严格监管:“东城树羽旗,西城伐鼛鼓。千夫凿山石,万夫救海土。”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时人民的勤劳与不懈的努力,以及官方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严格要求。
在“天公有眼不下顾,堕尔新城旬日雨”一句中,诗人借用自然神灵来强调上天对于人类行为的关注,也是对权力和命运的一种无奈感慨。随后,“城堕亦何害,王事终靡盐。”则表达了对城墙崩溃后的反思,虽然建造城墙是一种保护措施,但最终是否能带来真正的安全,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尾段“浙河之西城似虎,城外妖狐应慄股,城中编氓谁敢侮。”则通过对比和设问,强调了海昌城的坚固以及围绕着它的各种威胁,从而凸显出建造这座城的重要性。最后,“君不见王师昔南来,奋击如霆雷,高墉绝垒俱擘开。”则通过历史的回顾,提醒人们即便是坚固的防御设施,也有其局限,不可一味依赖物质的防护,而应更加重视德治和人心。
全诗以海昌城为背景,通过对城墙建设与居民生活、自然力量与历史变迁等多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词语解释
按堵的意思:安居;安定。《汉书·高帝纪上》:“吏民皆按堵如故。”《旧唐书·代宗纪》:“既收京城,令行禁止,民庶按堵,秋毫不犯。”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设制久无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 曹之骐 《腾越光复纪略》:“军兴之际,城中按堵如故。”...
百雉的意思:(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 春秋 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礼记·坊记》:“都城不过百雉。” 郑玄 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 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史记·孔子世家》:“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2).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餘。”(3).借指城墙。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云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 唐 刘禹锡 《机...
保宁的意思:(1).保有并使之安定。《逸周书·尝麦》:“保寧尔国,克戒尔服。”(2).谓辅佐护卫使安宁巩固。 唐 苏颋 《授薛稷中书侍郎制》:“翼戴朕躬,保寧王室,厥功茂矣。”...
北户的意思:(1).古国名。亦借指南方边远地区。《尔雅·释地》:“ 觚竹 、 北户 、 西王母 、 日下 ,谓之四荒。” 郭璞 注:“ 觚竹 在北, 北户 在南。” 邢昺 疏:“ 北户 者,即 日南郡 是也。 颜师古 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 秦 李斯 《琅玡台刻石》:“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 流沙 ,南尽 北户 ,东有 东海 ,北过 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唐 郎士元 《送林宗配雷州》诗:“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 北户 月,与子独相亲。”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圣孝攸崇...
编氓的意思:编入户籍的平民。 唐 武元衡 《行路难》诗:“休説编氓朴无耻,至竟终须合天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方今财用窘匱,将天下官户赋役同於编氓,此急务也。” 明 宋濂 《金溪县义渡记》:“ 有华 以编氓能佐官政之不及,可不谓贤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赐冰》:“前 明 於立夏日啟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卖者,手二铜盏叠之,其声嗑嗑,曰冰盏。” 李大钊 《国情》:“养兵赔款,穷索编氓,维新以来,负担益重。” 夏衍 《关汉卿不朽》:“这些‘编氓’们不仅政治上、经济上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在...
不足的意思:[释义](1) (形)不充足;不满(指数目)。 (2) (动)不值得。 (3) (动)不可以;不能。 [构成]偏正式:不〔足 [例句]先天不足。(作谓语)不足挂齿。(作谓语)不这样做;就不足说明问题。(作谓语)[反义]充分、有余...
不下的意思:(1).不少于。 汉 晁错 《论贵粟疏》:“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自用兵已来,已经二年,前后所奏杀获,计不下一二万人。” 杨朔 《乱人坑》:“八年来,单单这个乱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2).不亚于;不次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刘光弟 《美酒行》:“云今东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大姐那股高兴的神气,也并不下于我。”(3).没有攻克。《后汉书·公孙瓒...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敢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程期的意思:(1).期限。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一:“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2).特定的日期;时间。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二:“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自来功名之事,前程万里,全要各人自去努力,若但因循懒惰,一年春尽一年春,有甚么程期在那里。” 明 李东阳 《代衍圣公谢修庙遣祭表》:“爰勅有司重加修建,集四方之公帑,閲五载之程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之十七:“虽有...
奋击的意思:(1).奋力攻击;奋力搏击。《吴子·励士》:“ 秦 人兴师,临於 西河 。 魏 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宋书·柳元景传》:“ 安都 瞋目横矛,单骑突阵四向奋击,左右皆辟易不能当。”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六:“白骨倏然而起,急前抱 刘 , 刘 极力奋击。”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惟一人举鎗奋击,中其首遂毙。”(2).能奋力击敌的士卒。指精兵。《战国策·秦策一》:“战车万乘,奋击百万。”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先帝覩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以诛厥...
服劳的意思:服事效劳。《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贞,服劳王家。” 孔 传:“服事勤劳王家。” 宋 曾巩 《侍中制》:“比回翔於禁闥,遂更践於枢庭,閲岁已深,服劳惟旧。”《天雨花》第四回:“御史笑道:‘此女是我学生,理当服劳笔墨。’”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 长吉 诗曰:‘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
公有的意思:◎ 公有 gōngyǒu[public-owned;collective;state-owned] 属于两人以上所共有或公家所有...
官府的意思:◎ 官府 guānfǔ(1) [local authorities]∶ 旧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从前的官府,都因碍着脸面,所以如此。——《红楼梦》(2) [feudal official]∶旧称封建官吏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红楼梦》...
海土的意思:海内的土地。代指天下。 汉 刘向 《说苑·贵德》:“故 桀 紂 以不仁失天下, 汤 武 以积德有海土。”...
居民的意思:◎ 居民 jūmín[inhabitant] 住在某一地方的人城内居民。——《广东军务记》内外居民。遍地居民。...
击柝的意思: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 唐 杜甫 《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 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 明 高启 《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见王的意思:现居王位者。《汉书·王莽传上》:“时 元帝 世絶,而 宣帝 曾孙有见王五人,列侯 广戚侯 显 等四十八人。” 颜师古 注:“王之见在者。”...
连夜的意思:[释义](1) (名)当天夜里(就做)。 (2) (名)连续几夜。 [构成]动宾式:连|夜 [例句]队里连夜召集会议;布置任务。(作状语)...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宁宇的意思:(1).安定的区域。《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晋 陆机 《吴大司马陆公诔》:“位表百辟,名茂群后,因是荆人,造我寧宇。”《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不侵不叛,各保寧宇。如有背盟,天地不佑。”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夷考十五六世纪,适为吾国 元 明 之交,宇宙俶扰靡寧宇,礼乐沦为邱墟。”(2).指固定的住所。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
钱塘的意思:...
千夫的意思:◎ 千夫 qiānfū[numerous people] 指很多的人...
山木的意思:(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
设险的意思:谓利用险要之地建立防御工事。《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唐 柳宗元 《邠宁进奏院记》:“设险西陲,而戎虏伏息。”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沟洫井田异制》:“一二百里之内,尚非难事,其必多为沟澮者,既有以备水旱,而设险守国之意即存乎其中。”...
树羽的意思:(1).插置五彩羽毛作为装饰。《诗·周颂·有瞽》:“有瞽有瞽,在 周 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孔颖达 疏:“因树置五采之羽以为之饰。”《文选·张衡<东京赋>》:“鼖鼓路鼗,树羽幢幢。” 李善 注引 毛萇 曰:“置羽於栒上,以为饰也。” 晋 陆机 《吴大司马陆公诔》:“龙旂飞藻,灵鼓树羽。”(2).指立羽葆。 南朝 梁 江淹 《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君王澹以思,树羽望 楚 城。” 胡之骥 注:“羽,旌旗也。”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仇兆鳌 注:“...
天公的意思:◎ 天公 tiāngōng(1) [the Heaven]∶天。以天拟人,故称(2) [the ruler of heaven;God]∶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天公不作美...
霆雷的意思:(1).迅雷。比喻巨大的声威。《梁书·武帝纪上》:“治兵教战,则霆雷赫於万里。”(2).喻盛怒。 清 顾炎武 《淮东》诗:“徬徨闕门前,一时下霆雷。法吏逢上意,罗织及婴孩。”...
万夫的意思:万人;万民;众人。《书·咸有一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晋 陆机 《拟古·东城一何高》诗:“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 明 刘基 《郁离子·省敌》:“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王事的意思:(1).王命差遣的公事。《诗·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晋 王讚 《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宋 张孝祥 《题朱元顺浯溪图》诗:“去年到 浯溪 ,王事有期程。”(2).特指朝聘、会盟、征伐等王朝大事。《易·坤》:“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高亨 注:“从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赏,是无成有终。”《礼记·丧大记》:“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 孙希旦 集解:“王事,谓朝聘、会盟、征伐之事。”《南史·刘悛传》:“ 刘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何宏中》:...
王师的意思: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蛮夷猾夏……拒逆王师。”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宣和遗事》前集:“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 郁达夫 《闻杨云史先生之讣》诗:“最怜家祭传遗训,犹盼王师灭 贺兰 。”...
呜呼的意思:[释义](1) (叹)〈书〉表示叹息。 (2) 指死亡。他一命呜呼。(作谓语) [同音]乌乎、乌呼...
无以的意思:◎ 无以 wúyǐ[endless;ceaseless] 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无已人,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下顾的意思:(1).下视。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新唐书·孟郊传》:“ 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 ’云。”(2).敬词。称客人来访。《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里面有人应诺,出来相謁,便问:‘老兄下顾,有何见教?’”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今日下顾,良慰鄙怀。”《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今日既承下顾,掀过这鞭子去,现成儿的酒席,咱们喝酒。”(3).敬词。请人给予照顾。《水浒传》第九回:“ 柴进 对押解两个...
险不的意思:差点儿。《水浒传》第三二回:“又将来攛在水里,头脸都磕破了。险不冻死。”《西游记》第二一回:“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
校工的意思:学校中的工友。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立达五周纪念感想》:“我们只有唯一的校工。”...
形势的意思:◎ 形势 xíngshì[situation;circumstance;condition;state of affairs] 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处的情形或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形的相对的或综合的境况...
行人的意思:◎ 行人 xíngrén[pedestria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旬日的意思:◎ 旬日 xúnrì[ten days] 十天旬日内必有大祸。——《钟馗传——捉鬼传·平鬼传》...
徭役的意思:◎ 徭役 yáoyì[corvee;forced labour] 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亦何的意思: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有眼的意思:有眼力。谓有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许地山 《三博士》:“你真有眼。从前他与你同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他是多么奉承你呢。”...
羽旗的意思:翠羽装饰的旌旗。《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若驾駟马,建羽旗。”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陆舟》:“帆檣楼櫓毕具,船首列羽旗大纛之属。”...
浙河的意思:即 浙江 。 唐 元稹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诗:“ 越州 都在 浙河 湾,尘土消沉景象闲。” 宋 刘克庄 《忆秦娥》词:“ 浙河 西面边声悄, 淮河 北去炊烟少。”参见“ 浙江 ”。...
重门的意思:(1).谓层层设门。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门袭固,姦宄是防。”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张灯啟重门。” 宋 张先 《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2).宫门;屋内的门。《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吕向 注:“重门,帝宫门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
周遭的意思:◎ 周遭 zhōuzāo[about;round;around] 周围;四周她对周遭的环境抱着疑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