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夕寄润桐(其二)
来周俱酷吏,胡李不同时。
法网从来迫,儒冠自古悲。
避时非寄拙,行露会多疑。
词语解释
避时的意思:谓逃避时世。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不同的意思:(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从来的意思:◎ 从来 cónglái[always;all along]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从来如此...
多疑的意思:◎ 多疑 duōyí[distrustful;oversuspicious;oversensitive] 疑心太重,好怀疑性格多疑的人...
法网的意思:[释义](名)比喻严密的法律制度。 [构成]偏正式:法(网 [例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作主语)...
烦冤的意思:(1).烦躁愤懑。《楚辞·九章·思美人》:“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王逸 注:“忠谋盘紆,气盈胷也。”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唐 杜甫 《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我国暨 突厥 、 印度 、 波斯 诸国之妇女,其烦冤紆抑,不待言矣。”(2).屈折盘旋。《文选·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於穷巷之閒,堀堁扬尘,勃鬱烦冤,衝孔袭...
酷吏的意思:◎ 酷吏 kùlì[merciless official] 用残酷的方法进行统治的官吏...
露会的意思:在晚上刚下露水时相会。《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 郑玄 笺“《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 唐 孔颖达 疏:“引《周礼》者,地官媒氏职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又曰: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女令男以始有露之时来之意,由此始有露会。”...
儒冠的意思:(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所思的意思:(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同时的意思:[释义](1) (副)表示动作行为在同一个时候发生。 (2) (连)表示进一层。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身体。(连词表转折) [构成]偏正式:同(时...
行露的意思:(1).道上的露水。《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唐 许浑 《早行》诗:“轡溼知行露,衣单觉晓风。”(2).《诗·召南》有《行露》篇,叙述女子坚决拒绝逼婚,不为强暴所污。后因以为女子守贞自誓的典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惟 文君 之於 长卿 , 緑珠 之事 季伦 ,可谓才色俱侔,天作之合矣;而一以琴心点玉於初年,一以行露碎璧於末路,令千古之下,扼腕陨涕,欲问天而无从也。”...
炎赫的意思:炽热。《后汉书·质帝纪》:“自春涉夏,大旱炎赫,忧心京京。” 唐 杜甫 《热》诗之一:“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明 刘基 《漫成》诗之六:“炎赫迎新节,綈袍洗未乾。”...
自古的意思:(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