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哭泽孺方先生二首(其一)赏析

哭泽孺方先生二首(其一)

宋 · 刘克庄
弟子成名众,先生独命穷。
广场双鬓秃,陋巷一瓢空。
鸡馔为亲设,牛衣与妇同。
嗟乎犹啬寿,神理竟难通。

注释

弟子:指门徒或学生。
穷:贫穷,困苦。
广场:宽阔的公共空间。
双鬓:两鬓,指头发。
陋巷:简陋的小巷。
鸡馔:用鸡肉做的饭菜。
牛衣:用牛皮或粗布制成的简陋被子。
啬:吝啬,舍不得。
神理:人生的道理,命运的安排。

翻译

弟子们都已功成名就,先生却独自命运困顿。
在广阔的广场上,先生两鬓斑白,住在简陋小巷,仅有一瓢之食。
他为亲人烹制鸡肉菜肴,与妻子共盖破旧的牛衣。
感叹啊,他还吝惜自己的寿命,世间道理为何如此难以理解。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去师长不幸遭遇的哀悼之情的诗篇。开头"弟子成名众,先生独命穷"两句描绘出一幅师生之间鲜明对比的情景:学生们多已功成名就,而老师却仍旧生活在贫困中。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忽视,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老师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接着"广场双鬓秃,陋巷一瓢空"两句,则更加具体地描绘出了老师贫穷的境况。广场上头发稀疏,陋巷中只有一个破旧的水瓢,这些形象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示了老师的困顿,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份贫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鸡馔为亲设,牛衣与妇同"两句,则是对老师生活境况的进一步描绘。鸡肉作为亲友间的款待已经难以承担,连日常穿着的牛皮衣都要与家人共享,这些细节透露出诗人对于老师生活窘迫状态的深切感受。

最后"嗟乎犹啬寿,神理竟难通"两句,则是诗人的深沉叹息。诗人感慨于老师年事已高却仍旧处于困境,而自己的理解和关怀也只能停留在情感层面,对于改变现实没有实际作用,这种无力感让诗人的哀悼之情更加强烈。

总体来看,整个诗篇通过对比和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老师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于社会冷漠和个人无力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