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竹山
明 · 徐熥
一径费攀跻,群峰觉尽低。
千层环碧嶂,百级挂丹梯。
岭峻天疑近,林深路转迷。
空中飞鸟绝,树杪乱猿啼。
跳浪山魈避,盘旋羽客栖。
解衣穿草莽,挥手抉虹霓。
岁久碑无字,丹成灶有泥。
书符寻篆箓,炼药乞刀圭。
吟眺情俱适,徘徊日渐西。
扶筇下山去,月色印前溪。
千层环碧嶂,百级挂丹梯。
岭峻天疑近,林深路转迷。
空中飞鸟绝,树杪乱猿啼。
跳浪山魈避,盘旋羽客栖。
解衣穿草莽,挥手抉虹霓。
岁久碑无字,丹成灶有泥。
书符寻篆箓,炼药乞刀圭。
吟眺情俱适,徘徊日渐西。
扶筇下山去,月色印前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石竹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一径费攀跻,群峰觉尽低”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路的崎岖与攀登的艰辛,却也暗示了山峰之高峻。接着,“千层环碧嶂,百级挂丹梯”,通过层层叠嶂和蜿蜒的石阶,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险峻。
“岭峻天疑近,林深路转迷”两句,既写出了山岭的陡峭,又描绘了森林的幽深,使人在行进中迷失方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下来,“空中飞鸟绝,树杪乱猿啼”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山林的寂静与生机,飞鸟的消失与猿猴的啼叫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跳浪山魈避,盘旋羽客栖”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魈(一种传说中的妖怪)以避让的姿态,同时将羽客(修道之人)置于山林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和谐的氛围。最后,“解衣穿草莽,挥手抉虹霓”描绘了诗人脱去束缚,融入自然,与天地合一的自由状态,挥动手臂仿佛能触及彩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岁久碑无字,丹成灶有泥”则转而描写历史遗迹,通过碑文的缺失和炼丹灶的痕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下来,“书符寻篆箓,炼药乞刀圭”则进一步展示了古代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他们对神秘力量的探索。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时间、生命、理想的深刻反思。最后,“吟眺情俱适,徘徊日渐西”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直到夕阳西下,仍不愿离去。“扶筇下山去,月色印前溪”则以月光下的溪流作为结尾,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整个画面宁静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