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州
吟鞭落托骑驴过,战刃韬藏牧马归。
十丈玉莲秋不谢,半楞掌月昼还飞。
地灵人杰无遗逸,未分蟠螭老布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州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展现了诗人对华州的深刻情感与独到见解。
首联“拔地三峰冷翠微,落岩飞瀑喷珠玑”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华州山峰的雄伟与瀑布的壮观。三峰耸立,翠色欲滴,仿佛从地心拔起,而飞瀑则如同天降明珠,落入岩石间,溅起层层水雾,美不胜收。
颔联“吟鞭落托骑驴过,战刃韬藏牧马归”则通过人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骑驴者悠然自得,吟诗作赋,而牧马者则在日暮时分,将战刀收起,与马一同归家,展现了华州人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十丈玉莲秋不谢,半楞掌月昼还飞”继续赞美华州的自然美景。即使是在秋天,那十丈高的玉莲依然绽放,不减春色;而半楞掌月,似乎在白天也能见到月亮的影子,形象地描绘出华州独特的自然现象。
尾联“地灵人杰无遗逸,未分蟠螭老布衣”总结了华州的特质——不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人文底蕴也深厚无比。这里的“地灵人杰”形容华州不仅景色秀丽,而且人才辈出,没有遗漏。最后,“未分蟠螭老布衣”则表达了对华州人民智慧与品德的高度赞扬,无论身份高低,都充满了智慧与正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州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华州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金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词语解释
拔地的意思:◎ 拔地 bádì(1) [firmly;resolutely]∶狠狠地拔地瞅了一眼(2) [rise above the ground]∶在地面上陡然耸立拔地孤峰拔地而起的高楼...
布衣的意思:[释义](1) (名)布衣服。 (2) (名)〈书〉古时指平民(平民穿布衣)。 [构成]偏正式:布(衣 [例句]现在的人都不穿布衣。(作宾语)布衣百姓。(作定语)...
不谢的意思:(1).不亚于。《晋书·文苑传·左思》:“ 思 自以其作不谢 班 ( 班固 ) 张 ( 张衡 )。”《魏书·于栗磾传》:“ 烈 ( 于烈 )之节概,不谢 金日磾 也。”(2).不凋谢。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3).不必感谢。 钱钟书 《围城》九:“至亲不谢, 鸿渐 说不出话。”...
翠微的意思:◎ 翠微 cuìwēi[a shady retreat on a green hill]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泽东《答友人》...
地灵的意思:(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飞瀑的意思:即瀑布。因其势飞流而下,故称。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典雅》:“眼琴緑阴,上有飞瀑。” 清 林则徐 《即目》诗:“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刘大白 《丁宁(二)》诗:“这是你心里的飞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声。”...
灵人的意思:(1).神仙。《汉武帝内传》:“天姿掩蔼,容颜絶世,真灵人也。”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六:“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逯钦立 校注:“灵人,指 羲和 。”(2).指雄杰。 明 夏完淳 《燕问》:“虎距龙翔,杰举连娟,灵人握手,帝跡推迁。”(3).心眼灵活的人。 路遥 《人生》第三章:“ 黄亚萍 也是个灵人,已经听出他俩话不投机。”...
冷翠的意思: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唐 陆龟蒙 《秋荷》诗:“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宋 苏轼 《入峡》诗:“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宋 吴文英 《水龙吟·惠山酌泉》词:“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词:“一身冷翠,此间三伏无夏。”...
落托的意思:见“ 落拓 ”。...
牧马的意思:(1).牧放马匹。《庄子·徐无鬼》:“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暖日广川,牧马养习,以俟强大。”(2).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偃师 张幕, 河阳 牧马,虽接战於 富平 ,已连营於 官渡 。” 唐 温庭筠 《送并州郭书记》诗:“塞城牧马去,烽火射鵰归。” 唐 无名氏 《胡笳曲》:“ 汉 家自失 李将军 ,单于公然来牧马。” 宋 杨万里 《国势》中:“是时虏之创痍未尽,...
蟠螭的意思:盘曲的无角之龙。常用作器物的装饰。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转而承楣。” 唐 李颀 《王母歌》:“为看青玉五枝灯,蟠螭吐火光欲絶。”《明史·舆服志四》:“前后殿座,用红漆金蟠螭,帐用红销金蟠螭。”《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夜已很深,墙壁上的蟠螭宫灯大都熄灭了。”...
人杰的意思:[释义](名)〈书〉杰出的人。 [构成]偏正式:人(杰 [例句]生当做人杰。(作宾语)...
三峰的意思:(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韬藏的意思:隐藏;包藏。 五代 齐己 《渚宫自勉》诗之一:“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韜藏。” 宋 欧阳修 《<仲氏文集>序》:“而独韜藏抑鬱,久伏而不显者,盖其不苟屈以合世。”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既承洞察,焉敢韜藏?” 清 戴名世 《<刘退菴先生稿>序》:“而先生之韜藏自晦,其奇为世人所不识者,又岂特此而已也耶。”...
无遗的意思:◎ 无遗 wúyí[completely;without residue] 一点不遗留屠戮无遗...
吟鞭的意思: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元 萨都剌 《九日登石头城》诗:“九日吟鞭住 石头 ,翠微高处倚晴秋。”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玉莲的意思:(1).白莲。 唐 杜牧 《华清宫》诗:“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蘂暖泉香。” 元 贯云石 《蟾宫曲》:“明月冷亭亭玉莲,荡轻香散满湖船。”(2).白石雕成的莲花。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刻成玉莲喷香液,漱迴烟浪深逶迤。”(3).指荷叶杯,酒杯之一种。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桃源亭上》曲:“倒玉莲,散金钱,先生醉骑鹤上天。”...
珠玑的意思:◎ 珠玑 zhūjī(1) [pearl;gem]∶宝珠;珠宝(2) [graceful writing or expression]∶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地灵人杰的意思:指地方上的灵气和人才出众。...